浮桥无缝搭接中州码头,一个个胡蛮子兴奋莫名,奋力将一辆辆重装甲车、重弩车推到平地,才套上驷马,满眼热切地望着车屁股。
京畿第七镇全歼后魏胡骑、击毙魏运狍,并未泛起多大浪花。
一来,战斗地点是洛阳附近,消息蔽塞,不是那么真切;其二,燕云十八军镇的战力,后魏的排名靠后,不足体现京畿禁军的强悍。
而近在咫尺的中州狙击战,羽林军不仅仅击溃后卫、后梁,更将后周、后代、后吴打残,若不是完颜丹护着,周仕宽、代柄也要死于乱军,完颜丹的千数亲军才剩三百余,后吴胡酋被流矢击毙。
完颜丹的冲动一击,不是全身而退,而是受了重伤!
撇开龟缩潼关的百万大军,仅是东京的九镇禁军?
实令一干胡酋心生忌惮。
而过了河的胡酋,却因未来战略、攻击方向,意见不一致。
错了,大错而特错,异族联军的意见,什么时候统一过?
老狼仆战力惊天,自诩源陆第一人,由他主持的事,谁敢有意见?
圈禁犬狨十八强族,年年攻伐不得安宁,没有谁敢阳奉阴违;
地处辽东以远的高丽帝国,不得不派遣百万大军屯训于辽东野地数十年,民疲国乏,强盛的《冬青门》,战力惊天的翠帝敢有意见?
即使彪悍的北狄汗朝,也要给三分薄面。
老狼仆意外飞升,改写了异族的力量对比,权力结构悄然变化。
新任狼仆大燕太祖皇帝?
论名望、战力,新狼仆肯定不如老狼仆,合作条件需重议!
异族南侵,高丽帝国以三藩国的身份加入大燕帝国,是事先商定好的,《冬青门》、翠帝因老狼仆意外飞升,显得相对强大!
狼仆,大燕帝国太祖皇帝需要拿出“诚意”,需要让步、妥协。
翠帝、釜山亲王、朴珠韵获得更大的军权。
翠帝、《冬青门》总舵精英集体失联,大元帅完颜丹又重掌军权。
而事件的演变,并不以某人的意志为转移,常常出人意料。
八国胡骑冒险南渡,一路烧杀劫掠,如入无人之境,胡人振奋;
京畿禁军第七镇哗变,脱离战斗序列寻战后魏,并全歼之,继而镇守皇城的羽林军烧了皇宫、向西运动,打残了五镇胡骑,太惨了。
六镇消亡,游离豫南的两镇不听号令,大燕帝国凭空消失八镇军力,现存实力与高丽帝国的百万雄兵相若,或稍弱于高丽棒子。
关键时刻,大元帅完颜丹又受了重伤!
高丽帝国京畿道的王氏热衷甲兵,汉江道的李、韩尚武,而釜山道崔、朴玩鸟,军中高级将领多为皇族王氏,七镇总兵姓王。
翠帝喜权谋,最擅制衡术。
皇族王氏最强,长期受到翠帝、《冬青门》压制,除了军队,高丽的政要、高层多为李、韩、崔、朴,甚至,还有不少的小世家。
而中原王朝间隙式东征像挥之不去的噩梦,翠帝不敢自废武功。
王氏治军严谨,军中实行军衔制,从列兵开始,熬资历、熬贡献。
像釜山亲王崔不破,王妃大都督朴珠韵,都是军中白丁,不得任班头、队长,更不得担任管带、标统、总兵,最多,是象征性的军职。
高丽帝国,唯天佑皇帝是大元帅衔,不是策封,更非照顾,而是从一名大头兵熬炼,终成大器,仨元帅姓王,百数将军半数姓王。
远征中原的十镇高丽总兵,第一镇总兵王汤平的军衔是元帅,其余九镇是将军,依律,高衔可低就,像王汤平元帅任第一镇总兵。
除非高衔军官战死、或意外身亡,低衔才可临时代理。
治军严谨、规范,军律、尊卑刻进骨子里,职业将佐的潜意识里,早忘记了自己的身世、前尘,跟前生世家的忠诚度几乎为零。
与燕云十八镇的犬狨胡骑不同,高丽十镇百万大军,是一个整体。
参军崔不破死了,大都督朴珠韵也死了,翠帝、《冬青门》的精英“失联”了,第一镇总兵王汤平元帅走上前台,是历史舞台。
联军渡河,东京成了囊中之物,无论招抚、迫降,或是剿杀,新朝的京畿九镇,不是大燕两百万铁骑的对手,再迎战林肇渚的反击。
羽林军一战成名,而传说中的康都五禁营,比羽林军更强大。
人的名,树的影,传言不是空穴来风,且传了几十年。
呃,若非大势所趋,完颜丹,也不想跟林肇渚怼上。
江南五镇,前身五禁营的五镇,早顿驻苏北,守住了官道。
林肇渚挂帅亲征,不由犬狨胡酋反复掂量。
福王、林召彦拥重兵锁潼关,绝了胡骑向秦、垅蔓延的念头。
东京有一条官道直达江南的徽省,路途遥遥不说,且徽西多山地、河流纵横,不利大规模军事集团展开,林肇渚只需坚壁清野,足矣!
最佳的攻击路径,是沿着官道直达苏北,攻略鱼米之乡。
源陆第一名将林肇渚,率源陆是最强五禁营,任谁都心里打鼓。
大燕帝国的根基,是燕云十八州,已是空巢,只要牧羊愿意,最多一个月的时间,可覆灭大燕帝国,即使狼仆坐镇,也不顶事。
犬狨胡骑渡了黄河,像过了河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
去徽省是死路,没有谁会考虑。
剩下的,是如何击败江南的五禁营,由林肇渚大帅统领的五禁营!
真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