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用技术进步来赋能(1 / 2)

穿越:2014 猪熊 2809 字 4个月前

现在的几千万的用户,多数4g用户只是图个新鲜。

并不是所有人都日常应用4g。

因为4g相对高昂的费用以及4g场景下应用相对比较贵乏。

以至于现在还有很多4g无用的声音。

这种质疑像极了人们曾经面对3g的质疑和几年之后人们对于5g的质疑。

(关于3g,林灰其实没啥印象,很无感那种。

从使用终端就可见一般。

相比于曾经特地购买5g手机体验5g、购买4g手机体验4g。

林灰印象里是从没记得有曾专门购买过3g手机。

事情似乎也是如此。

除了部分运营商3g经营了一段时间之外。

我国似乎就没怎么从3g逗留。

几乎就一夜从2g跨越到了4g。

但不能因此就说3g没用。

不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过来。

怎么知道没有未来发展的隐患呢?

林灰觉得没有曾经的一步一个脚印按部就班地扎实推进也不可能有后面4g的弯道超车。

至于说5g,林灰穿越前夕对于5g的应用很像是现在人们对于4g的态度。

在普通人看来,5g除了网速稍快之外。

实际上并没有改变太多人的生活。

以普通消费者实际体验5g的话似乎除了能觉察到网速稍稍快了一点点之外也感觉不到太多了。

普通消费者的体验自然是真实的。

不过林灰觉得并不能据此说5g比较鸡肋。

林灰记得关于5g官方在规划的时候相应的表述是:

“5g的应用场景包括增强型移动宽带(ebb、大连接物联网(tc和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rllc,

前者主要面向娱乐、社交等个人消费业务高速率、大带宽的宽带应用,后两者主要面向物物连接的应用场景。

5g预计2%用于人和人之间的通信,8%用于物和物之间的通信……”

看得出5g在应用的时候其本质类似于架构物与物之间的连结之后再回馈于人。

正因如此,在5g兴起的初期。

以普通人的思维出发,暂时感受不到5g太多的用处其实也是很正常的。

仅仅人与人之间的通信不是5g的全部,仅仅物与物的通信也不是5g的全部。

只有等物与物的连结构建完毕,再让物与物之间的连结能同人们之间的交往有机结合在一块。

言情

或许人们才能感受到体验上的质变。

而物与物之间的连接实际上所指的是万物互联。

这是一个相当宏大的构想。

也正因为如此,而这个过程注定了时间不会短暂。

从3g到4g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是线性的。

之所以从3g到4g的变化是线性的。

4g时代的消费需求在3g时代得到良好累积。

技术升级一旦达到要求,多种需求在消费端自然爆发。

技术变现过程非常平滑。

很容易就可以促成大量商业机会。

前世迅速崛起的互联网产业,就是受益于4g移动科技发展的最佳例证。

如果说从3g到4g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是线性的。

那么从4g到5g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将是指数的。

也正因为4g到5g将带给外界指数级成长的影响。

这一成长所花费的时间很可能更长。

之所以要花费更长的时间一方面是要涉及到各种优化问题。

另一方面涉及到资源的分配等。

涉及到5g的变现,也没4g变现那么轻松。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