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毛利元就并非守信之人,在沼城开城投降后,就不遵守诺言,将已经放下武器的沼城三千余城兵、协防领民尽数杀害。
这一次也不例外,毛利元就表面上同意了内藤隆世的请求,在内藤隆世切腹自尽,以及胜山城开城投降后不久,就勒令大内义长、大内介丸父子至城外的功山寺(长福院)切腹自尽。
大内义长在切腹自尽之前还留下了辞世诗:怨艾悄然生,蓦然惊觉时,化为满山风,吹动花四散。
至此,长门守护代内藤家嫡流断绝。而盘踞在长门、周防两国长达三百余年,且大内花菱(唐菱)的战旗一度纵横半个扶桑之地的武家名门大内家也就此断绝家名。同时,西国的格局因此而洗牌,毛利家也达成了防长经略,已呈现出有取代大内家成为新的西国霸主的迹象。
曾经,在有‘西之京都’之称的山口馆里鳞次栉比的五重塔、神社、公卿馆舍、舞榭歌台等皆随着大内家的灭亡而永远化作尘埃,再也没有出现过。
毛利家因兼并了长门、周防两国之后,一举成为了与尼子家并立的强力大名。
虽说毛利军兵不血刃的就夺取了大内家的本据山口馆,但并没有找到陶晴贤之子陶鹤寿丸。
因为,在大内义长仓促放弃山口馆之际,陶家家臣野上房忠并没有带着陶鹤寿丸去追随大内义长,反而是直接北上前往长门的仙崎湾,并渡海逃入了上杉家治下飞地的于山国见岛,之后还辗转至郁陵岛。
不过,野上房忠深知弘中方明、小原隆言、冷泉元丰、吉安丰英等大内家旧臣是非常敌视陶家的,他并没有选择与他们进行接触,便找到了上杉家谱代家臣出身的莅户政乔、平冈重政、小仓家房等人,希望他们能够为陶鹤寿丸提供庇护。
对于野上房忠的这个要求,莅户政乔、平冈重政、小仓家房等人深知事关重大,且鉴于毛利军眼下兵锋颇盛,并不敢擅自做主,便将此事上报至主君上杉清定处,让上杉清定来亲自决断是否庇护陶晴贤之子陶鹤寿丸。
由于王直与大明使者蒋洲正造访郁陵岛,使得毛利元就并不敢挟大胜之余威北上侵攻上杉家治下的于山国,他深知不论是毛利家旗下水军众,还是村上水军众,都不是王直麾下倭寇的对手。
万一招惹了王直,那么毛利家好不容易兼并的长门、周防两国可就永无宁日了。
故而,毛利元就也就默认了上杉家继续占有原隶属于长门的见岛,也严厉约束旗下水军众不得越界袭扰上杉家驶向朝鲜的牙符船。
但是,毛利元就并没有因攻灭大内家,以及兼并周防、长门两国而感到满足,反而开始得陇望蜀起来。他很快就将目光投向了不远处位于门司半岛上的门司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