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北畠之愿(1 / 2)

风起刈羽 有网瘾的牛 3304 字 1个月前

因为,伊势北畠家自从支持后醍醐天皇与足利将军家进行抗争后,就一直不认同持明院统一脉的北朝天皇。

要知道,就算南朝被北朝统一,伊势北畠家也没少拥立南朝皇嗣向北朝举起反旗。

作为后醍醐天皇亲信重臣的北畠亲房之子北畠显能,自正平以来就多次参加对京都的争夺战,而后还据守在伊势的多气郡一带,于弘和三年(永德三年,1383年)去世。其子北畠显泰继承父业,继续与北朝一方进行抗争,被南朝任命为伊势国司。

伊势离吉野不远,在这里,九鬼家、爱洲家、纪伊熊野家、三鬼家、鬼头家等海上势力频繁出入伊势大凑和志摩泊浦等航路要地,因为他们的协助,南朝势力才得以保存。

当时,伊势北畠家控制了伊势云出川以南之地,与足利将军家所任命的守护土岐赖康、土岐康行等人展开抗争,但在南北朝统一以后,他们与幕府的关系变得十分微妙,很长时间里一直保存着自己的势力。

至于明德三年(元中九年,1392年),南北统一的条件主要有三项:一、通过“让国之仪”归还南朝方手中的“三神器”;二、今后以“两朝御流相代”的形式继承皇位;三、天皇家领中,诸国国衙领由大觉寺统继承,长讲堂领由持明院统继承。

除了最后一项是经济问题以外,前两项都是有关南朝正统性的条件。

只是,时任征夷大将军、武家栋梁的足利义满最后并没有履行这些条件,加上北朝公卿也相当敌视南朝大觉寺统一脉的皇嗣。

其中,一条经嗣就在日记中提到——“这个尊号真是前所未有的稀罕事”,直言批评足利将军家没有断绝后醍醐天皇的血脉。

半个世纪之后,这件事被列举为“未承帝位之人获得尊号之例”,可见北朝的大部分公卿并不认为后龟山是天皇,也不承认南朝是皇统。

尽管当时北朝公卿大部分持反对态度,但至少有足利义满的的压制,还是尽力接收了南朝一方,使扶桑在形式上结束了分裂,得以一统。

足利义满为何会选择以和平的方式结束南北朝呢?

首先,某种势力能代替天皇行使职权,不受足利义满掌控且能为反抗现状的人提供名分,这种状况显然不是他乐见的。

而且,足利义满还意识到,要想通过接纳南朝一方来切断这种反抗的源泉,将其纳入自己的掌控,不是只能依靠武力实现,而是有可能通过政治来实现,其媒介就是以正统性为主题的“物语”。

但是,足利义满的这种认识和意图恐怕并不是北朝方众人所共有的。

关于接收南朝的条件,足利义满事先并未与北朝方的公卿们进行认真沟通,这可以从三神器的让渡仪式、尊号问题等各个方面中都可窥见。恐怕足利义满本人也并未在事先做过详尽的设想。这些事件最后还是引发了不少的动乱。

当时的足利义满只求延续平安无事,并没有力排众议去实现南朝方所提出的条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