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二条晴良会对前线的战事如此关心,是因为他有着皇亲国戚的标签在。
二条晴良的正室是伪法皇伏见宫贞敦之女伪内亲王伏见宫位子,即便他不参与拥立伏见宫邦辅为天皇一事,一旦上杉军攻入了京都,二条家依旧不可避免的要被连坐清算。
随着朽木家倒向上杉家一方,以及朝仓家终止了对若狭一国的侵攻后,二条晴良这才意识到三好长庆、六角义贤等人发兵将守卫禁里御所的北面武士、西面武士尽数铲除是多么愚蠢的一件事。
由于藏人所町屋位于清凉殿的西南方,三好·六角联军在攻向清凉殿之际,必然会途经藏人所町屋,使得不少藏人所所众也被当成北面武士、西面武士遇害。
藏人所所众虽然是六位下级官人,但与六位藏人的地位是不能同日而语。六位藏人是天皇的近臣,而且对于六位的下级官人来说是和外记,史,式部丞等“显官”一样比较容易获得从五位下位阶的官职。
而藏人所所众就要差得多了,不仅不能像六位藏人那样“升殿”,做的工作也只是洒扫、铺设、警卫之类的一般事务。
因伏见宫邦辅得位不正,以及上杉家正兵分三路大举上洛,使得京都周边是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即便是以西园寺公朝为首的中立派公卿,也都纷纷推辞将自己的子嗣送入内里去担任北面武士、西面武士、藏人所所众等职,以免将来遭到上杉家的清算。他们只想保住自己的官位和家业,并不想被斩首、赐死、流放。
毕竟,以目前的形势来说,就算是瞎子、聋子也能察觉到上杉家是胜券在握,足利义辉、细川氏纲、三好长庆、六角义贤、朝仓义景等人除非获得西国、四国、九州等地所有的大名、国人领主支持。
即便二条晴良是想方设法的去寺院神社进行祈祷、拉拢反上杉家的各方势力,可伏见宫贞敦、伏见宫邦辅父子二人依旧沉溺于温柔乡之中,丝毫没有配合的想法。
为了避免二条晴良、九条稙通、今出川公彦、今出川晴季、花山院家辅、高仓永家、高仓永相、广桥国光、薄以绪、庭田重保等公卿频繁入宫劝谏,伏见宫邦辅不得不下赐天盃、御剑给足利义辉、细川氏纲、三好长庆、六角义贤、朝仓义景、赤松晴政、仁木义视等人,让他们多多为朝廷分忧,尽快击退上杉家的侵攻。
至于毫无实权,且威名尽失的足利义辉、细川氏纲二人,即便获得了伏见宫邦辅下赐的天盃、御剑,也根本无法左右三好长庆、六角义贤、朝仓义景等这些有力大名的决策,只能被动的听之任之。
当然,三好长庆、六角义贤等人也不知不知道眼下的形势愈发不利于他们一方,也在想方设法的进行扭转。
很快,三好长庆就于三好家名义上的本据芥川山城之中,为原主君细川晴元之子细川聪明丸元服,并从足利义辉处获得一字拜领,取名为细川六郎辉元。
此时担任细川氏一门总领、京兆细川家家督、管领,且兼任五国(山城、摄津、丹波、讃岐、土佐)守护职的细川氏纲并无诞下任何子嗣,三好长庆便打算在细川氏纲百年之后,让细川辉元去继承京兆细川家,以此来统一分裂的两细川家。同时,还能以此向身在若狭的细川晴元示好,避免他彻底倒向上杉家一方。
而另一方面,上杉家效仿镰仓幕府执权北条义时所实行的三道并进之策,并不如那时的镰仓幕府军那般势如破竹。
最先打响上杉军上洛第一枪的便是柿崎景家、伊达晴宗、斋藤朝信、平子房政、最上义守等将所率的北陆众。
很多时候,弱者面对强者时,通常只有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