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骨生髓丹,可以接续断肢,再造生机!虽然只是凝气期的丹方,但是极为高明,放在一些小家族中,可以当做镇族之宝了!
冒昧一问,何等人物值得李道友用此丹药相救?道友当真舍得?”
气道修士的肉身乃是渡世之筏,在真正斩去凡身,飞升天阙之前,不能有半点残缺,否则再也无法攀登大道!
可是修道之人岂能无灾无劫?
与妖兽拼杀,与修士斗法,指不定那一天就会身受重伤,甚至肉身有损。
这时就能体现出塑骨生髓丹的价值了!
李无音听吴明说“小世家”,先是眉头微皱,随即舒展开来,语声平淡地说道:“既然道友明白丹方的价值,还请不要随意传授。”
她也不想在此事上多说,不动声色地岔开话头,“丹药炼制倒是不难,只是炼成之后,还需在炉中养丹三年,就劳烦道友多多费心了。”
吴明也不再追问,毕竟不管是谁都会有些隐秘在身,追究到底对彼此都没有益处。
他伸手掀开木盒神识仔细扫过,所有灵药无都辨认无误,接着拿出一张契书,道:“道友还请立个誓言。”
修道之人的誓言,冥冥中自有天道约束,写在契书上,只是方便作为凭证而已。
两人各在契书上留下一滴鲜血,李无音便起身告辞。
吴明一路将之送出门外,索性就不再回九芝堂,而是径直回到了灵泉山洞府。
接下来的几天,他每天雷打不动地用两个时辰修炼《太一金书》,此外就是参悟塑骨生髓丹了。
这丹药只是凝气修士服用,说来也并不复杂,以他如今的炼丹术,只用数日就参悟透彻,着手开炉炼丹了。
要想增进炼丹术,除了前辈高人指点,与同道切磋交流之外,最快的方法就是亲自动手炼丹,而且要炼制不同品阶、功效的丹药。
吴明负手站在一只庞大铜鼎旁,以神识驾驭着鼎中熊熊烈焰。
这些火焰极为强猛霸道,浑然不似炼丹常用的地火那般温和,分明就是用来对敌的赤蛟真火。
狂躁猛烈的真火在他操控之下,总能恰到好处地炼化鼎中灵药,而不损半分药性。
这是他修炼《血妖秘典》之余,琢磨出来的御火之术,需要全力放出神识驾驭,才能保证不出差错。
虽然要消耗极多神识,但是也让他炼化灵药更快了数倍。
长此磨炼下去,他对自身法力驾驭也会更深一层,比以往更加得心应手。
半个时辰后,鼎中灵药已经被炼成了一团赤红如火的丹液,翻滚不休,并且传出一股略带苦涩的草木香气。
吴明精神一振,拿出一株枝叶枯瘦干瘪的灵草,径直投进鼎中。
赤蛟真火上来一卷,立刻把整株灵草化为灰烬,只留下一粒粒淡蓝色的晶玉。
这些蓝晶往下一落,翻腾如沸的丹液顿时平息了下去,炽红色泽中也染上了一层蓝芒,可是过了片刻,丹液就又重新炽热起来。
吴明神色如常,对此早有预料,不急不忙地取出一枚结满霜花的灵果。
半刻之后,他又拿出一株百丈寒冰之下才会出现的雪叶参。
他每次投入一种灵药,翻涌的丹液就会平息片刻,随着投入的灵药越来越多,丹液维持平稳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过去足足四个时辰,终于把塑骨生髓丹所需灵药全都炼化。
吴明看着鼎中抱成一团,凝然不动的丹液,不禁满意地点点头。
丹液中还包裹着一枚莹润珠玉,正是半成的丹药。到了这一步,就无需他时刻在旁照看了,只要静等三年,开炉取丹即可。
他服下一粒丹药,就在丹鼎旁盘膝打坐,不过片刻就已经法力尽复。
法力损耗容易恢复,但是他还消耗了不少神识之力,却不是片刻之间能复原的了。
不过现在子时将至,也没有时间让他慢慢恢复神识,修炼《太一金书》的时刻不能错过。
吴明当即起身出了丹房,在灵泉山顶默默打坐,借助太阴之气修行。
春秋往复,日月轮转。
倏忽间,吴明已经在灵泉山闭关三年有余。
这三年来,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放在修炼《太一金书》,《血妖秘典》两卷功法上。
每日不是在炼丹、研读丹书,就是在参悟法诀,有时还会抽空照料一下药园中的各类灵药。
只有灵药耗尽的时候,他才会发传音符唤来王师弟,让其取走大元丹、荣生丹取走,并送来更多灵药供他炼丹。
得益于这般苦修,以及众多丹药的助力,他的力道修为大有增进,最多只需十年,就能修炼到二转境圆满。
而气道《太一金书》,也早就修成了第二层,距离第三层“阴阳浑融”之境也不远了。
吴明心中唯一的缺憾,就是药园中的灵药长势不太好。
有几株春荣草,即便在穷山恶水都能生长,可是在他照料之下,却莫名枯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