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动摇(1 / 2)

金灿灿的神山雄浑巍峨,与脚下的太岳神山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更因为悬浮于高天之上,无时无刻不在散发出浩瀚的气息。

下方的人、妖、神、魔,乃是四方势力精挑细选汇聚而来,每一个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但在金顶山的压迫下,依旧有种心跳加速,呼吸困难的感觉。

金顶山,可不单单只是一座神山道场,它是金顶仙人的居所,真仙传承之所在,而山海界,也不过是两位真仙联手打造的造物罢了。

所以,金顶山对于山海界来说,代表的就是真仙法统,天然具备一定的权限。

正常来说,山海界中的存在,是根本不可能生出攻打金顶山的念头的。

但因为梅伦的存在,山海界能够明确感应到改变的源头就在金顶山之中,所以不得不对山海界众生施加影响,这才造就了当前的局面。

就算是黄龙帝君他们这些山海界最顶尖强者,也不由闪过一丝恍惚。

回过神来后,黄龙帝君拔出腰间的神剑斜指天穹,喝道:“诛邪祟,荡天清!”

“诛邪祟,荡天清!”

“诛邪祟,荡天清!”

“诛邪祟,荡天清!”

“……”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附合,他们心头升起的茫然和紧张悄然散去,取而代之的是狂热与兴奋。

眼见士气可用,黄龙帝君再次喝道:“杀!”

“杀!”

“杀!!”

“杀!!!”

“……”

东方,人族强者汇聚力量,凝聚出一卷乾坤阵图。

西方,妖族强者摆出阵型,召唤出四灵法相。

南方,神道强者气息连接,一座神庭镇压而下。

北方,魔道强者化作滚滚黑云,一尊可怖邪魔若隐若现。

四方势力要攻打金顶山,当然不可能简简单单的大家一起并肩子上,那样永远都别想攻破金顶山的护山大阵。

这两年时间里,四方势力除了布置牵引法阵,最主要的就是在打造相应的阵法手段,只有借助山川地脉,天地苍穹之力,才有可能打破金顶山。

“轰隆隆!~”

阵图、法相、神庭、邪魔,四种强大力量携带着磅礴浩瀚的天地之力冲击着金顶山,金顶山上金光大盛,从最上方开始,一缕缕金色流苏缓缓垂下,四种力量攻击在其上,只是绽放出点点涟漪。

高天之上,黄龙帝君他们平静的注视着这一幕,看似毫无效果的攻击,却让他们露出笑容。

阵法之力,即是借助天地的力量,金顶山的防护大阵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如果只是单纯角力的话,想要将之击破,所需的时间可能要几十,乃至上百年。

而在阵图、法相、神庭、邪魔的四方封锁下,直接切断了金顶山吸收天地之力的渠道,金顶山的防护阵法就只能消耗之前积攒的能量,这种情况下根本无法坚持太久。

事实也确实如他们所料,仅仅是三天时间,金顶山防护阵法上的涟漪就出现明显的扩大迹象,照这么下去,或许只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就能将之打破。

对此梅伦自然是心知肚明的,他当然不会坐以待毙,而是默默发动了这两年来布置的手段。

山海界群落边缘,一个平平无奇的小世界。

两年前,大田帝国还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但或许是苍天佑之,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大厦将倾的时候,一直都默默无闻的九皇子竟然展现出惊世的才能与武力。

对内,用强硬手段囚禁了昏聩的新君,铁血镇压了一大批墙头草。

对外,使用各种谋略拖延另外两大帝国对于大田的侵略。

如此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九皇子重整朝纲,并迅速完成了登基,成为大田新一任帝王,更是率领大军御驾亲征,欲要将入侵的敌人诛灭。

战场上,九皇子的表现征服了那些将军,获得了大军的全面效忠。

更让人震惊的是,九皇子竟秘密培养了一支武力强横的精锐队伍,虽然这支名为月狼军的队伍只有区区三百人,但其中每一个都是百人敌,只需集结百人披甲持锐,就拥有万军不挡之勇。

在与两大帝国入侵大军交锋时,月狼军往往只需一个冲锋,就足以击溃敌方数万军卒,之后只要配上数千将士衔尾追杀,就可以轻易创造出‘以千破万,自身无损’的军事神话。

在这种加持下,短短一个半月,大田便将入侵的两大帝国赶出自己的领土,后两者的表现简直可以用丢盔弃甲来形容。

之后趁着冬季到来,九皇子以雷霆手段整顿吏治,恢复民生,一番拨乱反正下来,不但将大田的混乱慢慢恢复,更是多出了几分中兴之象。

等到来年,九皇子不顾群臣反对,悍然对两大帝国发起战争,而且还是极为激进的双线作战。

这一战虽然不被绝大多数人看好,但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月狼军展现出了战无不胜的实力,随着他们击溃两大帝国的一支支军队,名声也越发响亮,乃至到了战争中后期,只要月狼军出现在战场上,敌方大军都可能直接崩溃,或是转头就跑,或是干脆的跪地投降。

那些史上留名的坚城,同样无法阻挡能够飞檐走壁的月狼军,这就出现了九皇子所到之处,绝大多数城池都望风而降,开门投诚的荒诞景象。

而之所以会如此顺利,那些豪门世家,乃至地方乡绅的作用也‘功不可没’。

就这样,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大田帝国大军在所有人目瞪口呆的注视下,一路势如破竹的打到两大帝国首都,并分别与他们签订了城下之盟。

两大帝国的皇帝甚至连逃跑计划都没来得及实施,就被一锅端带回了大田首都。

从今以后,两大帝国不但要对大田俯首称臣,更是得岁岁纳贡。

当然,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不过是大田的缓兵之计,只要将当前的状态维持几年,让两大帝国的民众习惯大田的统治,就能大幅度削弱两大帝国的抵抗情绪,为之后的一统打下坚实基础。

毕竟,‘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的道理,还是很容易理解的,百姓才不会管头顶上的天姓甚名谁,只要官老爷来了,他们乖乖听话就是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