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通话后,张鑫与另一位团队成员汪振海再次商讨起来。
“我觉得苏云的建议很中肯。既然我们想要将这个节目,打造成一个展示华夏民族乐器和音乐的精品,那么不如就做到最好。”
张鑫认真地说道:“请来乐器方面的泰山北斗,他们的影响力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还能为我们的节目带来更高的艺术价值。”
汪振海也点头赞同:“没错,这些音乐大师在各自领域内都有着极高的造诣,他们的表演一定能够给观众带来极致的享受。同时,他们的参与也能让节目更具权威性,更能够代表华夏民族音乐的最高水平。”
苏云的提议完全说到了张鑫的心坎儿上,他眼中的神采越发光亮:“而且,他们的经验和见解对于我们的节目制作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到更多关于音乐的知识和技巧,这对于我们节目的长远发展也是非常有益的。”
二人商定后,便着手开始联系这些音乐界的重量级人物,希望能够邀请他们参与到节目中来。
无论张鑫还是汪振海,都表现得信心十足。
认为只要能够邀请到这些大佬,那么他们的节目一定能够成为展示华夏特殊文化的顶级平台!
……
在黄昏的余晖中,宋菲独自一人坐在古朴的庭院里。
一道身影被斜阳拉得长长的,如同她内心对二胡的深沉忧虑。
宋菲手里紧握着那把陪伴了她数十年的二胡,琴弓轻触琴弦,发出几声低沉而悠长的叹息。
这些音符,仿佛是她对这门手艺的深情呼唤,也是对未来的无尽忧虑。
年过半百,宋菲的脸上也刻满了岁月的痕迹,每一条皱纹都像是讲述着一段与二胡相关的故事。
她抬头望向远方,眼中满是忧虑。
“唉……”
宋菲长叹一声,声音里充满了无奈和不甘。
她的嗓音低沉而沙哑,仿佛承载着岁月的沉重与沧桑,每一声叹息都像是从心底深处涌出的哀愁。
“这门手艺,真的要没落了吗?”
宋菲回想起自己年轻时,对二胡的热爱如同烈火般炽热。
那时,她沉浸在每一个音符中,用心感受着音乐带来的喜怒哀乐。
曾经,宋菲的二胡声能够穿透喧嚣的街头巷尾,让人们驻足聆听;曾经,她的演出总是座无虚席,掌声雷动。
但如今,那些曾经的辉煌已成为过眼云烟,留下的只有无尽的寂寞与冷清。
因为流行音乐的浪潮席卷而来,年轻的灵魂被那些激昂的旋律和时尚的西洋乐器所吸引。
而传统的二胡艺术,却在这场文化的角逐中逐渐失去了阵地。
所以宋菲才悲哀地发现,越来越少的人愿意学习这门古老的艺术。
那些曾经让她心动的旋律,如今在街头巷尾也已经难以寻觅。
“难道,这真的是时代的选择吗?”
宋菲喃喃自语,声音里充满了迷茫和不解。
她凝视着手中那把精美的二胡,那流畅的线条、精致的雕刻,无一不诉说着这门手艺的深厚底蕴。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门手艺正在逐渐被人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