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来自数千年后,他自然清楚诸葛孔明这个名字意味着什么?
可对方分明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为何又会出现在大秦,而且还成为了秦国的丞相。
这样的人才配做他蒙恬的对手。
上了战场,不被那血淋淋的场景吓得双腿发软都算好的。
朝堂上的诸多大臣也是顿时一片哗然,怎么也没有想到秦王竟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双眼紧闭着,似乎对于这个话题并不是很感兴趣。
蒙恬兴奋的说着,便是匆忙准备启程。
一时间不由让赵高,对自己曾经受到过的教育产生了怀疑。
五万连弩等同废铁。
身为秦国第一大将,战功卓越,可这一生却少有能碰上旗鼓相当的对手。
他,正是如今的秦国君主,嬴政。
而这位新的大周守将,蒙恬也略微知道了一些对方的事迹。
“历来,出奇兵,用伏兵,献良谋,占先机,皆为诡道也,所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此为阴谋。”
“陛下,微臣请愿率领大军即日启程攻打周国,一个月内,必将函谷关拿下。”
毕竟在他看来,诸葛孔明一介书生,哪懂得什么行军作战。
而现在,居然受制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他喃喃自语的说着。
简直荒谬至极。
如今乱世将起。
“兵者,诡道也,用兵之道在于出奇,在于先机,出奇方能制胜,先下手为强,上兵皆为伐谋。”
听闻那函谷关来了一位新的大周守将,将整个前线的秦军将领玩弄于股掌之间,耍的团团转。
“围魏救赵,声东击西,调虎离山,诱敌深入,诸如此类乃是阳谋。”
大秦国,大明国,大汉国,大楚国,金国的成吉思汗,还有一个周国互相之间打起来。
赵高依然久久没能从方才那一幕中回过神来。
“蒙将军勿须急躁,朕准你前去讨伐周国。”
“恐怕……”
当即硬着头皮询问道。
loadAdv(7,3);
“诸葛孔明。”
但自从那夜以后,两人早已恩断义绝,赵高也绝不会就这样低头。
担任领将一职自然是无可厚非,可这突然多出来的另外一人又算什么?
若是在战场上,蒙恬将军与其的意见产生了分歧,又该遵从谁的建议?
就在大殿内的气氛陷入僵硬的时候。
知己难遇,放在战场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只是寥寥数句,便是令众人哑口无言。
嬴政淡淡的说着,声音平静无比。
蒙恬是谁?大秦第一猛将。
这时,台上的秦王嬴政突然睁开了双眼。
要知道,蒙恬大将军可是有着千古第一悍将之称,即使是与曾经那位武安君相比,也未必逊色多少。
尽管年纪轻轻,但端坐在那个位置上,却是没有丝毫违和,一举一动,都携带着君王应有的风采,不怒自威,君临天下。
一对好似可以洞察人心的眸子,更是如同黑夜中的鹰眸般锐利,深邃。
“历史人物又怎么样?我可是指鹿为马的赵高啊。”
“陛下,诸葛先生的确有治国安邦之才,可征战沙场更多的是凭借经验,诸葛先生一介文人。”
“将军,你觉得孔明这番见解如何?”
赵高曾只在史书上对这位功高盖世的秦国君主有过只言片语的了解。
“若是遇见难以决策之事,还望蒙恬将军能以大局为重。”
他不要继续当人人都可以践踏的狗皮膏药。
而是要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赵高。
这就足够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