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架感言(1 / 2)

马上要上架了,有一些话,想对坚持看到这里的、寥寥无几的读者们说。

这本书我没有写好。

这是毋庸置疑的,成绩足以说明一切。

但我还想从创作者的角度,跟大家解释一下某些原因……

首先,是我在文字侧重点上的本末倒置。

大家可能不知道,不舟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前期可以说是极为看重细枝末节。

譬如唐朝人说话的习惯,每一局对话,都会检查一些词、字、成语,出处究竟是不是唐朝及以前的,导致本末倒置,浪费了巨大的精力和时间,却收效甚微。

写到后面,不舟也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的确也是精力不济了,最终放弃了过分的追求符合时代的文字。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志怪小说和话本、小说类文学没有在唐朝兴盛了。

因为词汇量真的比之后世之宋元明清,少了太多了,几乎八成以上我们如今的成语、口语、日常词汇,都不能用。

其次,是我过分地相信大纲和时间线,而忽略了剧情的起伏,节奏的把控,缺乏主线和动力,主角像个过客,只是单纯地冷眼旁观这一切。

尤其是时间线。

不舟不知为何,感觉自己那时候就好似魔怔了一样,非要去追求剧情和历史上的时间线一致,导致很多内容都很强行,完全没有必要去写,或者本应简写的,却长篇大论地去描述了许多。

这使得我写得很痛苦,你们也很可能读的也很痛苦。

这也是为什么,有一些读者表示“没有主线”,“主角没有存在感”,“看历史来了?”等等。

你们说的是对的,是我错了。

但当我彻彻底底认知到这一点的时候,已经有些积重难返了,我若是现在大笔一挥,瞬间忽略眼下的剧情和人物,那会令这本书更加割裂,就连仅存的几个读者也都将失去。

没有办法了,只能作为一个教训牢记在心里,在后续的行文和下一本书里,再精雕细琢吧。

最后,就是有关金手指的问题。

其实大家不知道,这本书的金手指一开始不是这样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