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届的东南大学生联赛异常火爆,在当地的各大直播间都有放映直播及专业的解说。据说,在这场比赛表现良好的车手有机会被各大车队以及省队录入。
同时,在这场比赛位列前三十名的车手,就有资格注册成为夏国业余车手,有了这个身份,就能参加各大业余比赛。
而已经注册业余车手的人不能再参加这种一般爱好者的比赛。
因此,无数向往职业道路的车手都很看重这次比赛。
这次比赛邀请了东南地区的各大高校参加,农专,厂工等普通学校都在邀请的名单之中,更不用说鸭大,鸡大这些重点院校了。
崔兹所处的文城大学只是个普通的大学,学校内的自行车社实力也不强,因此没有受到比赛的邀请,但学校的成员仍然能以个人的身份参加这次比赛。
这次的联赛全是以个人的形式结算,并没有设置团队的奖项。不过,相熟悉的车友还是可以相互协作,共同获利。
这次比赛全为平路,每圈20km,有三圈,总计60km,途中不设计分冲刺点。因此,排名只看冲过终点的顺序,而上一届第三十名的均速有35km/h。
以崔兹的功率,恐怕完赛都是问题,不过,崔兹并不担心,他可以以他多年的比赛经验取胜。
花了一上午将车子组装起来,崔兹伸了个懒腰,缓解了大半的劳累。
崔兹将去掉了原车的所有垫圈,锯了前叉,sts了,这不仅能提升车的颜值,还能提升很多气动效益,但就是有些费腰。
原本的崔兹身体极为僵硬,经过了这几天有意识的拉伸,好转了很多。虽然此时他的柔韧性不能和上一世相比,但也足以维持气动姿势完成一场不到两小时的比赛。
拿出内六角拧松坐管螺丝,崔兹拿出了卷尺测量五通到座椅的长度。
“短了几cm。”
崔兹自言自语,将坐管再拔出了一些,见数据符合自己心中的预期,崔兹满意的拧紧了固定的螺丝。
崔兹并没有用扭力扳手,那玩意便宜的不好用,贵的买不起,而且崔兹的坐管,车架并不是碳纤维制造的,并不怕拧爆。
崔兹走到了车子的侧面,细细地观赏这辆车。
铝制爬坡架,低框轮组,圈刹;高达十多厘米的落差,长大一百三十毫米的把立,宽380mm的弯把;竞技入门的105小套。
崔兹看着很满意,他对自己的这辆车爱不释手,虽然这辆车只花了不到三千元,但崔兹还是很喜欢它,毕竟这是他来这个世界第一台属于自己的车。
日后,当这辆重量9kg左右的廉价车放置在夏国自行车博物馆的一大展厅的中心时,无数人隔着防弹玻璃与这辆战痕累累的车合影,想象着他的主人驾驭着它在夏国的各个比赛,横扫来自全世界的顶级车手的不朽传说。
当然,现在的它只是一辆默默无名的小破车。
将它装上骑行台,崔兹正式开始了训练。
今天是周四,离下周一的比赛还有4天。崔兹预留一天恢复,今天练无氧,明天刷点间歇,后天再练无氧。
现在还没有必要练有氧,等到了瓶颈期再练也不迟。
有氧能力是自行车运动员的根本,一时不练可以,但不能一直不练。崔兹打算过完这次比赛后就开始有氧训练。
练无氧,提升功率的速度很快,但练到瓶颈期后,就不好再提升了。而练有氧可以扩大提升的容量,之后再练无氧,就能快速提升功率。
只能说,两者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