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观念之变,不谈判(1 / 2)

反击沙俄侵略的两场胜利,以及收复大半西域的捷报,在邸报上登载,在报纸上刊登。

对于多数大明百姓来说,这似乎是关系不大,毕竟是数千里之外的战事。

但邸报上介绍得简单,报纸上却详细叙述了前因后果,并阐述了重大的意义。

老百姓才知道,这几场胜利并不简单。

虽然不及海外的行动,一下子就占领那么大的地盘,但却是陆地上削弱了敌人对大明实在的威胁。

在老百姓心目中,对大明有威胁的敌人,可能还停留在北方的蒙古人。

现在明军的行动,也确实与蒙古人有关。

比如沙俄,残忍又贪婪,不仅侵略,还屠杀吃人。要是他们压服了蒙古诸部,岂不是又要跟大明动武?

其实,短短几年时间,很多老百姓都觉得眼界开阔了,饭后茶余的谈资增多了。

什么英国、法国,还有西班牙、荷兰等万里之外的西夷,多少都知道一些。

了解更多的是大明占领的海外之地,湄公省、缅甸、吕宋、登嘉府等等,这在以前可是根本不知道的地方。

“这些海外之地都很富庶啊,一年两三熟,光是种地,也能吃饱喝足,还能发家致富了。”

“人挪活,树挪死。要是过得不如意,俺也去海外闯荡。朝廷鼓励,地方官府帮助安家,肯定能混出个样子。”

“人生一世,就呆在巴掌大的地方,也够憋屈的。到了海外,品尝那里的美食,欣赏异域风情,岂不快哉?”

“皆是大明疆域,土地无比广阔,几代人都不用再担心土地兼并之祸。”

“皆是万岁英明神武,兴复大明,又扬威海外。华夏之盛,此时可为最。”

也是在不知不觉间,人们的思维在发生着变化。

开始应该是青年为多,识文断字的居多。

后来逐渐扩散到其它年龄段,坐在茶馆酒楼,也能听到别人在闲聊,记上那么一些。

“万岁金语良言,精僻又发人深醒。落后就要挨打,孱弱便是原罪。想那印加帝国,又招谁惹谁,却被几百西班牙人所灭。”

“弱肉强食,古今亦然。汉唐宋又何尝不想国泰民安、各守边界,可北方游牧民族却要南侵。”

“宋又是纳款,又是议和,奈何金国贪心不足,终有靖康之耻。可见,拳头大才是硬道理。”

“可见,南洋之地由我大明占领,理所当然。否则,那些孱弱的土著,早晚被西夷奴役,且威胁到我大明。”

“万岁所言极是,此乃大争之世。天予弗取,必受其咎。”

黄立有意掀起,或者是导向的舆论,经过不断的传播,不断的发酵,终于有了改变人们思维的趋势。

再加上皇帝对于封建礼教的抿弃和打击,人们的思想更加开放,敢想敢说。

当然,这与知识传播也有很大的关系。只要小学毕业,或是多看些历史方面的书,便能深刻地理解万岁的金口玉言。

也再没有血淋淋的事实,更让人警醒,更能教育人了。

远到千万里之外的印加帝国,近到南洋土著王国的灭亡,更有十几年前的亡国之痛。

实力为尊,崇尚武力,弱肉强食,类似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之前还有的什么穷兵赎武,什么对藩邦外夷的仁义教化。但在事实面前,逐渐地销声匿迹。

什么叫开启民智,就是先让老百姓吃饱喝足,才有心思去关注那些国内国际的大事。

否则,成天为一日三餐辛苦愁闷,便是身边发生的事情,也是听听而已,又不能当饭吃。

就象报纸,注定开始时只是少数人的消遣。识字的人少,买报纸还要钱。

所以,穷困是最大的障碍。不管是开启民智,还是富国强兵,以及要求人民热爱祖国。

仓禀足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

穷得吃了上顿没下顿,活得又苦又累。只会在心中产生怨恨,对社会的,对国家的,对他人的。

同样,这也适用于被大明所征服的民族。比如孟加拉人、倭人、越人、缅人、高棉人等等。

当然,对于一些土著,黄立也足够狠辣。比如吕宋岛的,还有印尼的。

壮男被抓捕俘虏,只能是干苦力到死。

族群失去了繁衍延续的条件,老人会逐渐死去,妇女和孩子逐渐成为被统治的顺民。

说白了,黄立要消灭这些民族,从历史文化上,从肉体上,双管齐下。

……………..

雅克萨城。

邓秉志纵马驰奔,远远地望着木城,脸上露出欣然之色,咧开大嘴畅快地笑着。

痛击沙俄侵略者,使得达斡尔等族欢欣鼓舞,对明军也是敬畏非常,说是爱戴也不为过。

不仅派出族人重建了雅克萨城,还为驻守的明军送来了马匹牛羊。

雅克萨城南也建起了交易市场,规模不算太大,却为当地部族提供了以物易物的方便。

随船运到的不仅有粮弹物资,还有各种生活用品。

精明的商贾,也派来了掌柜,带来了茶叶、洒、布匹、白糖、辣椒、调料、针头线脑、锅碗瓢盆等商货,极受各部族的喜爱。

各部族都处于半原始生态,没有钱币,便拿毛皮、人参等特产来交换,让奸商赚得盆满钵满。

交易市场不断扩大,有了向市镇发展的趋势。

特别是一千多满人、朝鲜和倭人组成的移民,在附近建村设屯,安居下来之后,又促进了市场的繁荣。

一些手艺人在市场建房盖屋,既为各部族和村人服务,驻军更是好赚钱的群体。

从雅克萨到三江口,沿着黑龙江,每隔三十里,便设有木寨村屯,安置移民,屯垦开发。

如此大力度的扶持,使得雅克萨也不再是孤悬于外,而是有了驿站和村屯作为中继点。

而驻守的明军,生活也不算单调。打猎,无疑是军人最喜好的消遣,称为娱乐也可。

进入城中,邓秉志翻身下马,把缰绳甩给迎上来的士兵,笑道:“今晚吃熊肉,都尝个新鲜。”

士兵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说道:“那可是好,俺们沾大人的光,也能吃上熊掌这珍贵东西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