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谈判的使者很快就赶回,带来了不幸的消息。投降可以,只能是无条件投降。
拜顿沉默着,望着城外有条不紊进行包围的明军,久久没有说话。
“打不过还想带着武器撤退,俄人这是什么脑子,和先前的托什么津一路的货色。”
巴海感到疑惑和奇怪,难道打仗象过家家似的。
萨布素冷笑道:“若是他们占了上风,怕就不是这副嘴脸。”
“俄人凶残又狡诈,最是欺软怕硬,万岁金言,一语中的。”巴海嘿嘿一笑,说道:“准备攻城,全歼俄人。”
只有打出威势,才能震慑俄人,并使蒙古诸部归心大明,为占领西伯利亚提供助力。
而且,今年与去年不同,打下尼布楚后,便会派兵驻防,后续还会有移民迁徙而来。
从三江口到雅克萨,已经建起了村屯驿站;从雅克萨到尼布楚,今年会是同样的布置。
只要有了村屯驿站,建立起陆地上的联系,尼布楚就不再是孤悬之地。
其实,是不用担心寒冷之地没有人愿来居住的。历史上的闯关东,可是自发的,也没有官府的支持和帮助。
在闯关东的漫漫长路上,以及第一年的苦熬中,不知要死去多少人。
可为了生存,人们还是在前仆后继。
所以,只要占领,并且给予政策的优惠和扶持,人们只要习惯了,就不会觉得严寒会是多大的困难。
在俄人恐惧又无奈的等待后,隆隆的炮声响了起来,明军对新建的尼布楚城开始了毁灭性的进攻。
有的炮弹砸在城墙上,或是实心弹,或是开花弹;有的炮弹落进城内,与密集的火箭弹一起,在城中燃起了熊熊大火。
烈焰裹着浓烟升腾而起,又随风刮向城北。烟雾呛得俄人睁不开眼,炽热的火焰更是带来灼人的温度。
拜顿狼狈地逃离了南面的城墙,知道木城失守已成定局。明军不接受有条件的投降,确实有着必胜的信心。
此时,已经有两座城门被炮弹轰开,但明军并没有马上攻入城中。
拜顿心里清楚,明军已手握胜利,自然不需要太过着急。
让大火把城烧为一片废墟,让己军在火城中伤亡殆尽,岂不更加省力?
等到大火熄灭,该烧的、能烧的都化为灰烬,人也死得七七八八。根本没有什么殊死的顽抗,明军根本不给机会。
火势越来越大,城中的木屋建筑都冒着烟火,空气的温度也变得灼人般滚烫。
城墙上也被爆燃弹击中,升腾着火焰,迫使俄人远离。
这样的状态,又如何抵御敌人的攻城?敌人就是不进攻,围上两三日,城中粮食弹皆毁,饥饿的士兵又如何与明人作战?
拜顿看着惊惶恐慌的俄人,知道他们已经斗志崩溃,全无战心。他又何尝不是悲哀绝望。
“派人出城,我军投降。”拜顿艰难地作出了决定,在心里也暗自松了口气。
或许,把命运全部交给别人来决定,这也是在痛苦煎熬中的一种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