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万历:朕成了暴君》已上传,请朋友们继续支持。
——————————————————————————————————
大明帝国的陆军,无论是装备,还是组织架构,抑或是后勤保障,在世界上都是第一流的。
甚至,凭借雄厚的兵力,明国陆军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只不过,光复大明后,陆军便少有外战,也没显出太多的锋芒。
至于在南洋的扩张,以及消灭西班牙人的作战,都是海军陆战队的功劳,陆军少有表现的机会。
如今,国内的恢复重建告一段落,形势安定。朝廷财政宽裕,有充足的钱粮来支撑陆军横扫外敌。
随着蒙古诸部的纷纷归附,原来明军的短板,也就是马匹少的问题,也得以解决。
既有强大的火力,又有机动能力,大明陆军终于露出爪牙,东征西战,所向披靡。
况且,黄立从来不轻视敌人。哪怕是武器装备占绝对优势,在兵力上也不会比敌人少多少。
这就使得陆军的胜利几乎是毫无疑问,给予对手的都是降维打击。
可以做这样一个战力的比较,沙俄是强于蒙古诸部的,而明军又能碾压沙俄。
尽管终结骑兵的是机关枪,但单一兵种的蒙古人,已经完全不是全火器化的混合兵种的对手。
在火枪加刺刀的步兵战阵前,骑兵只能是甘拜下风。
当黄立相继收到东北和南疆的捷报时,又快到了一年的秋季。
在这个温度适宜的季节,又看到明军胜利的消息,黄立的心情更加欢欣舒畅。
“这才是中国的模样。”黄立审视着大明帝国的本土地图,熟悉的样子,却又有很多变化。
不是金鸡,而是海棠叶,但又会更大。对此,他充满信心。
“南疆加上归附的喀尔喀部,便与东北连成了一片。沙俄想守住西伯利亚,绵延数千里的战线,根本不可能啦!”
黄立露出了冷笑,决定继续向南疆增兵。
只要南疆兵力雄厚,沙俄根本就不敢向西伯利亚增兵。否则,明军由南疆北上,便切断了西伯利亚俄军的退路。
“除了驻防的人马,南疆有十万大军,就足以北征扩张。沙俄现在能动员多少兵力,恐怕十来万就顶天了。”
对于沙俄目前的情况,黄立知道得很清楚。
现在,那位号称大帝的彼得一世,还没有出生。是其父亲阿列克谢,罗曼诺夫王朝的第二位沙皇在位。
国际形势上,沙俄在北方有强敌瑞典,占领着波罗的海沿岸的大片土地,牢牢地控制着通往欧洲的商道;
西面是世仇波兰立陶宛王国,占领着斯摩棱斯克为首的一系列重镇,时刻威胁莫斯科;
西南是藩属于波兰的乌克兰,来自乌克兰大草原上的哥萨克骑兵对莫斯科也是一个严重威胁;
南面就是无数次侵袭沙俄的土耳其藩属国克里木汗国;
只有南方草原上是听命于沙俄,但仍独立于沙俄之外的顿河哥萨克人。
就在两年前,沙俄经过了连年征战,才完全吞并了乌克兰。
长期的战争使沙俄的国库空空如也,沙皇的解决办法就是下令追加征税。
当通货膨胀增长数十倍时,连莫斯科城中的民众,都开始武装暴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