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法荷战争,驱逐荷人(2 / 2)

经过几年的全力扩充发展,大明海军对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具备了碾压的优势。

之所以要更多的战舰参战,就是利用难得的实战,来检验训练的成果,以及试验新武器的威力。

荷兰的衰落已是必然,黄立盯上的不仅仅是亚洲。

荷兰势力范围还有非洲的好望角,霍尔木兹海峡,以及北美洲的新尼德兰。

占领或是控制爪哇岛,便等于控制了巽他海峡,沟通太平洋的爪哇海与印度洋。

也是北太平洋通往东非、西非,或绕道好望角到欧洲航线上的航道之一。

而且,爪哇岛与澳洲南北呼应,将互相成为稳固的根据和依靠。

澳州数年发展,已经超过十万人口,并且拓展到了东部,也就是后世的悉尼湾一带。

那里的自然条件更宜居住生活,大约五万人定居于此,并且还在向南不断延伸探索。

显然,拿下爪哇岛,对于开发经营澳洲是一大利好。

将有大量的奴工被运去澳洲,加快开发的步伐。

马六甲就不用说了,海上交通要道,控制之后,对于明国的战略辐射有着重要的影响。

还有锡兰(斯里兰卡),明军将从荷兰人手中夺取,稳固经营统治,使其成为向阿拉伯海进军,甚至是向非洲拓展的桥头堡。

同样,明国海军离新大陆又近了一步。

这是另一条拓展之路,能够就近到达美洲东海岸,与从白令海过去,是不一样的路线。

如果能够抢到荷兰人占领的好望角,则更加便捷,中间也有了稳固的停靠港口。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大明本土向南延伸的岛屿和大陆,已经是横跨太平洋和印度洋。

大块的岛屿或陆地,未被大明占领,或未臣服大明的,只剩下望加锡、巴布亚新几内亚和苏门答腊。

但在黄立看来,大明现在的扩张已经差不多到了极限。

不是武力的极限,而是人口显得不足。

鼓励生育的政策虽见成效,但时间还短。

没有二三十年,或是更长的时间,向占领地移民的数量,达不到占据主体民族的标准。

与其勉强占领,不如暂时放在那里。没有外来文化的推动和促进,那些国家和土著仍然会处于落后的状态。

当然,除了自然繁衍来增加人口,归化同化的工作也在持续进行。

神武五年(1670年)和神武六年(1671年),朝鲜爆发了大饥荒,史称“庚辛大饥馑”。

不用明朝招揽,也不用劳务输出,两年间近百万饥肠辘辘、形销骨立的朝鲜人拖家携口进入东北地区。

借此机会,东三省总督全凤翔向占领的西伯利亚移民二十万,黑龙江省二十万,吉林省十万。

并派出大量官吏,加强对移民的教育和归化入籍的工作。

还有数万的朝鲜人,被分别安置在库页岛,堪察加半岛最南端的新建据点。

为了一口饭吃,为了能活命,已经容不得朝鲜饥民挑拣,都老实地接受安置,老实地接受归化教育。

另有三十多万朝鲜饥民,则被吕宋、登嘉府、婆罗洲和孟加拉瓜分。他们的生活条件,显然更好一些。

归化入籍,虽然是增加人口的一个手段,但黄立更希望大明人口的爆炸式增长。

为此,他决定放缓扩张的脚步,等待更合适的时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