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政府军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实属来之不易。
俄军在关键时刻亲自下场捞了一把、力挽狂澜于大厦将倾之时,这固然是叙利亚战局得以扭转的主要原因。
但若叙利亚政府军自己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那任凭俄国人使再大的力气也烂泥凑不上墙。有了俄空天军的强力空中支援后,仍然需要有一支实力足够的地面部队进行配合作战。
而被俄国人最终选中进行重点培养的,便是苏海尔·哈桑少将指挥率领的一支政府军部队。
该部因为作战勇猛、战斗意志顽强,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作战都打得有声有色,在收复失地的战斗中更是连克多座重镇立下了汗马功劳。最终凭战绩进入了俄国人的视线,进而获得了强大的俄式装备支援与技战术指导培训。
而苏海尔·哈桑本人也因为其悍勇的作战风格,被那些恐惧于他的敌人和外界起了个“魔鬼将军”的绰号,而他的战友则称其为“猛虎”,其麾下所部的“老虎部队”因此而得名。
在其后的叙政府军重整改编过程中,老虎部队得到了“第25特别行动师”的新编制,并在俄国人的支援下得到了新一批武器装备的加持与相对高素质人员补充,综合战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时至今日的“猛虎师”依然是叙政府军最有实力的王牌部队。
以上便是周正来之前在“做功课”阶段了解到的所有信息,但值得注意的是,此种情况仅仅只持续到俄军的特别军事行动发起之前。
在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之后,驻叙俄军自己能拿到的补给量都大不如前。诸如图-160战略轰炸机这种大杀器也全部撤出叙利亚,飞回本土参战再未进驻过,在整体行动规模和频率上相比特别军事行动之前都大为减少。
俄军尚且如此,叙军的情况更不必多说,即便是老虎部队这样的王牌精锐日子也不好过。
或者说正因为老虎部队是大量装备俄械,俄制技术兵器在整体战力构成中占比较高,是依赖俄国人持续不断输血进行后勤保障的一支部队。受俄国人后勤保障力度减小的影响,相比一般叙军才来得更大。
周正在来之前就已经做好了打算,此行不止要看看俄军那边是啥情况、需要啥高端玩具,还得顺带了解一下叙军这边的情况与面临的困难。
诚然叙军这个自身都依赖外部输血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像特别军事行动开打后,靠着卖石油、天然气和粮食大赚特赚,富得一批的俄国人那样挥金如土的,不过周正也没指望拿武器装备从叙军这儿赚钱便是。
没钱不是问题,咱可以谈谈别的可接受交易形式嘛,并不是只有钱才能换来武器装备不是?
至于怎么谈,能不能谈妥这一类的问题,那就得实际到地方之后看看具体情况再说了。
跟着苏洛维琴科回到基地后稍作休整,趁着太阳落山的夕阳时分出来看风景的周正,正独自坐在机场跑道边的草坪上欣赏着眼前的异国景色。
天边的夕阳、橘红色的天空、远方的山脉连为一体,近景的苏30SM战斗机整排地停在露天停机位上,映衬在这足称壮美的背景之下,给人以一种不一样的“战机与自然”感触。
一阵黄昏时分特有的和煦暖风吹过,盘腿坐在草坪上的周正双目微闭享受着这一刻的美好,感受着被微风轻抚过脸颊的感觉颇有惬意,一阵悄然而至的脚步声已然来到了身后。
“我以为你这会儿应该去给你的队员开个会,做做总结什么的,不用吗?”
手握两罐咖啡的苏洛维琴科已经卸下了作战装束,脱下了沉重的内置防弹插板战术背心与头盔,换上了一身俄军特色的勤务服扛着中校军衔而来,一边将手中的咖啡递给周正一罐一边坐到了周正身旁。
“不用,他们自己会处理好的,我管的太多的话他们反而会觉得拘束。军事主官怎么处理好跟老兵的关系,本就是门军事管理学艺术,何况麾下还清一色全部是老兵的时候。”
“我会尽可能给他们一些空间和时间,好比现在这样。”
咔哒——
一把揭开了易拉罐的拉环抬手灌了一口,拿起易拉罐一看发现罐体上印的是俄文,妥妥的原装进口俄国货,将口中的咖啡咽了下去的周正这才缓缓说道。
“看来你们的后勤保障供应有部分还是没问题的,国产的咖啡还能持续供应,嗯?”
“后勤保障供应也往下细分种类,吃喝上面的东西当然不缺,基地里还有伏尔加河的鱼子酱和正宗的萨洛供应。这些东西国内要多少有多少,运输力量当然也不缺,各种闲着没事干的运输机多得是。”
往嘴里灌了口咖啡下肚,稍有思索的苏洛维琴科继续补充开口。
“但是武器弹药呢?那就另当别论了。”
“前线上每天打出去的炮弹都成千上万,敌人发起大反攻的战斗高峰阶段,各条战线上加起来一天甚至能打出去十几万发各类型炮弹。”
“放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之前的那段日子,这种弹药消耗量是俄叙联军半年都用不完的。可现在呢?战争一开始一切都变了样,一天时间就能耗光以前半年所需的弹药。”
“总是有人以为凭精确制导武器、高性能弹药,就能和过去那种弹药堆积如山的所谓“旧式战争”说再见了,但真正的高烈度现代战争显然并不站在他们这边。”
“所以虽然驻叙俄军的日子不好过,但同志们也都能理解。我们这里缺乏弹药还能想想办法对付一下、自己解决,但前线上呢?少打一颗炮弹可能就是一条生命的代价,少打十颗可能会输掉一场战斗,少打百颗兴许连阵地都会失守,就这么简单的道理。”
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听故事的周正不断点头,看样子苏洛维琴科也是有段时间没跟人这么唠嗑了。
各种炮火横飞、穿梭于弹雨中,几次差点连命都丢了的惊险经历让周正光是听着都皱眉,也算是明白了俄军那么高的指挥员阵亡率是咋来的了。
特战中校都这么带头冲锋、穿梭于炮火弹雨,指挥员阵亡率这要能低那才叫怪事。
“行了,时间也不早了,坐这儿待了快半个小时了,聊的我肚子都饿了。”
“马萨耶夫他们明天一早就要走,坐我们来时的飞机再把他们拉回去,今天晚上有个“送行宴”,要来一起上桌吃点吗?”
“送行宴?”
一听苏洛维琴科此言的周正这才想起,好像那车臣的大胡子中校是说过,晚上要叫苏洛维琴科喝一杯之类的话来着,就是没想到现在会邀请自己,原以为是他们这俩老战友之间的久别重逢聚会。
反正黄昏美景也看完了,现在已经是夜幕初上,想想自己确实也没别的啥事的周正随即点头应邀。
“那就走着!”
说起来是“送行宴”,其实说白了就是在基地内的宿舍里摆张小折叠桌,上几道家乡菜再来两瓶酒的一顿饭而已,并没有什么大操大办、十七八个菜的隆重到不行。
这顿简单但实在的饭也没邀请别人。
兴许是考虑到饭桌上要谈话的内容,最终到场落座的也只有马萨耶夫和苏洛维琴科两位格鲁乌中校,再加上周正,或者说谢里宁同志,总共三人而已。
“嘿!我还担心苏洛维琴科这小子嘴笨请不来客人,瞧瞧这是谁来啦?”
望着面前与苏洛维琴科一样,同样是中校军衔的勤务服加身,手里拎着两只酒瓶子正朝自己发笑的满脸络腮胡大汉。
发觉这哥们是真的壮的周正,不禁感叹着马萨耶夫在脱下作战装束后,依然有着跟熊一样大块头的体型,将这一身勤务服撑得那叫个结结实实、几乎是绷在身上。
就这体格说健壮都有点挡不住,应该说是巨硕才更加贴切。
再联想到这车臣大汉自嘲般的“兽人”呼号,内心里嘀咕着的周正倒是觉得有些某种程度上的“名副其实”。
“你真的要喝?我以为你是说着玩玩的,你明天带队回国多少也算是任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