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实际上就是哈塔夫少将方才所言的“E型巡航导弹”版本,而大伙比较常见的尖头大炮仗伊斯坎德尔,那是M型的弹道导弹版本。
两种版本都属于伊斯坎德尔系统内的不同弹药,巡航导弹版本的射程相对而言更远,不过在威力上不比弹道导弹版本,但也同样是不可小觑的大杀器。
感叹于阿尔及利亚这还真是深藏不露、大宝贝成堆的周正没来得及说话,却忽然听得一旁的哈塔夫少将略有失落的再度开口。
“有些话不是我们有什么不满意见,谢里宁先生。”
“只是特别军事行动确实影响了我们的采购计划,我们原本是打算买更多,组建一个导弹旅的。但等我们接装两套伊斯坎德尔系统的时候,贵方的特别军事行动就突然开始了,事先毫无征兆。”
“我们充分体谅并理解贵方的军事行动保密需求,只是,哎,说太多也无非就是这么回事,看来我们的导弹旅组建计划得搁置上挺长一段时间了。”
这么一说倒也确实。
国际上能毫无顾忌卖给阿尔及利亚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这种大杀器,还不做任何限制、你想咋用大可随便整,哪怕拿去进攻我都不管你的卖家,那算来算去也就毛子一个。
伊朗人那长期被封锁在中东山沟沟里的环境,往外推销都难,更别提达成实际采购协议了。
要不是有俄军帮忙打广告,恐怕全世界大多数手攥钞票的买家,都还意识不到“伊朗人的无人机好生牛逼”这事儿。
意识到这一情况的周正转念一想,当即来了主意。
你们想组建导弹旅缺装备?
那巧了啊,哥们手里有现货,而且能短期内立刻交付,这不就正对了你们当下的需求口味吗?
想到这里的周正当即眼前一亮、紧接开口。
“将军,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贵方现在应当是有追加采购的意向,但还未和我方签署更多的后续导弹采购协议,是这样吗?”
虽然听不出身旁这俄国人的大官突然问这茬是打什么算盘,不过事实如此,也不是不能说的哈塔夫少将随即果断点头。
“的确是这样,谢里宁先生。”
“我们在试用过这两套伊斯坎德尔系统后非常满意,正打算追加采购更多。只可惜受制于现实因素而被迫搁置,只能等到贵方处理完现阶段战事后再做决定了。”
能猜到情况如此,越想越觉得自己的计划能行,得到哈塔夫少将亲口确认后的周正再度笑着开口。
“那我想我们现在有一个基本可行的代替采购方案了,将军。虽然无法做到最好,但起码能让贵方现阶段有足够的弹道导弹使用,将来还能顺利拿到更多的伊斯坎德尔如愿以偿,实现无缝衔接和完美过渡,您看怎样?”
“......您,您这是认真的吗?是真的吗?谢里宁先生。”
过于意外之下口出此言的哈塔夫少将,很快意识到了自己说话欠妥。
在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件不在计划之内大事的情况下,怀着不免激动的心情紧接再次开口。
“抱歉我刚才表述有误,谢里宁先生,这确实有些太过出乎预料,望您理解。”
“我真正想说的是,如果您刚才提出的方案真的能行得通,那么毫无疑问,我方是有着浓厚兴趣的。作为传统的军贸合作伙伴,我们也愿意相信贵方能给出一个积极向好的合作方案,希望您能详细说明一下,这样我好方便向上汇报。”
客户需要的是什么?是物质,是能解决实际问题和现实需求的物质。
只要能供应物质,其它一切就都好说、都有的谈,道理就这么简单。
计划已经于心中基本成型的周正继续笑着开口。
“目前我构思了一个初步可行的方案,将军。之所以说是初步可行,是因为虽然在执行的可行性上没问题,但这一方案,也是我了解到贵方面临的客观问题和现实需求和临时构思出来的,还需要再做向上汇报。”
“当然,我个人倾向于这没什么问题,很大概率是可行的。”
“方案的大致情况是,我们可以用一批保质保量的伊朗制造弹道导弹,来暂且满足贵方当下的实际需求。当然,考虑到贵方的装备体系问题,这一供应也只是暂时的,是我们为了确保能解决客户的当下急需和现实问题,所提出的一个暂时性的过渡方案。”
“贵方可以先用这批伊朗制造的弹道导弹组建和训练部队,把部队架子搭起来、整训人手,提前培养一批有经验、有能力的导弹部队人才储备。等到特别军事行动一结束,或是需求没现在这么迫切能腾出产能的时候,我方将尽快恢复对贵方的伊斯坎德尔系统供应。”
“届时,贵方可以立刻用现成的人才队伍接装这批伊斯坎德尔系统,并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尽快完成人与装备整合,以最快速度形成实际战斗力。无论如何,这起码都比部队架子搭不起来,空闲着人手干等装备要强得多。”
“这批伊朗制造的弹道导弹之后也可以作为火力补充,虽然退居二线但仍能发挥余热,同时保有和平时期的威慑性和战时状态下的打击能力。”
“看过俄军在特别军事行动中的表现和导弹用量后,您应该理解,弹道导弹这种东西是无论何时都不嫌多的。手头有更多备弹、贵方的军事底气也能更足,这对于国防建设和军队发展无疑是极大的有利。”
“基本上要说的就这些,您可以考虑一下,如果还有什么需要确认和解释的点,我可以再做补充。”
有足够专业素质的周正一开口,基本就替客户把各方面的事情、好处,还有可能的问题考虑周全。
无论是卖房还是卖武器装备,推销本身就是一个很考验口才的活儿。
而引导客户按你提供的思路去脑补想象,无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确信自己方才所言已经做到了这一点的周正报以微笑等待,而顺着周正提供的思路往下想的哈塔夫少将,也越想越觉得好像真是这么回事。
真要是达成了这一合作方案,那么就意味着己方眼下既有装备可用,解决了急需的物质问题不说。还提前培养出了一支种子性质的教导部队,不浪费时间、不人等装备,提前储备好导弹部队的人才,为将来导弹部队扩编做准备。
而且这俄国人的大官,还顺带抛出了日后更多的伊斯坎德尔供应保障。
到那时,就算这批伊朗制造的弹道导弹性能有所不如,比不上俄国人的伊斯坎德尔。但也真跟这俄国人大官说的情况一样,弹道导弹这种稀罕玩意儿,谁还嫌弹多扎手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高端武器自然是多多益善。
你手里有多少弹,军事底气就有多足,这二者是成正比关系的明摆着事实。
届时人才有了,装备数量得到了保证。俄国人的伊斯坎德尔和伊朗制造的弹道导弹高低搭配,一口气大几百枚一竖起来,这国防实力不就肉眼可见了吗?要的就是潜在假想敌看了都头皮发麻的效果。
这何止是“一箭双雕”啊,这简直是“解决急需、培养人才、奠基未来”的“一箭三雕”大好事啊。
想到这里,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哈塔夫少将赶忙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