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战机之类的常规武器可以有多样化选择不同,弹道导弹这种武器在国际上就属于妥妥的卖方市场。
能够研制生产弹道导弹的国家本就不多,愿意对外出售的就更少。买家就算攥着大把的票子四处找采购渠道,想如愿以偿买到心仪的装备也有相当大的难度。
恰巧俄国人又是世人皆知的导弹领域翘楚,导弹的性能上绝对有保障。只要看看打得热火朝天的东欧战场,就能知道伊斯坎德尔到底是个啥水平。
“物以稀为贵”和“好货不便宜”这俩道理,都能放在伊斯坎德尔身上一一对应。
种种情况注定了战时威力强大、和平时又足具威慑力的弹道导弹,绝对不是个花俩小钱就能买到的便宜物件。
2个导弹旅开到四五十亿美元的订单总价,这都是看在老客户的面子上给的优惠价格了。
真要是换做印度人来买,价格不翻个倍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的客户是三哥。
退一步讲,人家阿尔及利亚人也根本不差钱,只要效果能让人满意,能解决实际问题和现实需要,价格什么的一切好说。
简而言之,在得到老牙的一系列保证后,周正大致可以断定这次的生意是八九不离十了。
反观回去报信的哈塔夫少将那边也是很快传来了好消息。
意外得知还有此等好事主动上门的阿军未作犹豫、更没怠慢,在紧急磋商开会讨论一通后,立刻就组织了一支规模更大、等级更高的代表团前来与周正接洽谈判。
昨天还身为代表与周正谈判的哈塔夫少将,到今天就成了随从跟班。
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位名叫艾哈迈德.拉赫曼的陆军中将,将会谈场所约在了酒店会议室包场,见面二话不说握住周正的手就是一阵笑颜相迎。
“听说您带来了我们正急需的高端武器,谢里宁先生,这来的正是时候!非常感谢贵方愿意值此紧迫之际出手相助!”
说出手相助倒也确实,拉赫曼中将所言不虚,毕竟弹道导弹这玩意儿那是真不好买。
严格来讲这都不算是正常军售了,谁家正常军售卖弹道导弹啊?几乎可以说是能买到就等于获得强力支持的最好证明。
当然,从周边局势角度上讲,这也正是面临潜在战争危机的阿尔及利亚人当下最需要的。
何况此次军售合作的时间点,还是在俄军深陷正面战场正焦灼激战、军工产能供不应求之际。
这种时候人家愿意出手帮忙、给搞客户定制方案拿出现货,且不说生意能不能成,起码这诚意是肉眼可见的十足满满。
能感受到对方借握手之机传来的十足感谢之意,冲这架势估摸着生意已经搞定一大半了的周正随即抬手邀请。
“不如坐下来谈吧,将军。我这边也有好消息要带给贵方,我们时间充裕可以慢慢谈,不着急。”
“喔,当然可以,谢里宁先生,请。”
单人赴会的周正没有带其他随行人员,历练老成的拉赫曼中将也是看明白了这其中的意思。人家单人赴会、你搞多人进场,多对一之下反而显得气氛尴尬,好像有意在搞人多势众、强迫什么一样。
看明此理的拉赫曼中将,随即会意地命令一众随行人员去场外等候,自己要单独会会这俄国人的大官。
待到众人离去,见面欢迎仪式结束,会场内只剩下了周正与拉赫曼中将两人,闭门谈判也就此开始。
各自落座后的周正选择直入主题、开门见山,将手中连夜整理出来的文件向拉赫曼中将递去的同时紧跟开口。
“将军,多余的情况介绍我就不再做多言了,想必哈塔夫少将已经将完整的情况和细节做了转述。”
“在此,我想先行告知您的好消息是,先前我所提出的草拟方案已经得到了我方上级的批复通过。同时,在人员培训、技术指导以及交付时间这几个问题上,也有好消息同期传来。”
“俄军将会派出一支专业且足具规模的现役导弹部队教官团,前来指导贵方的装备使用、战役战术学说策划、以及新导弹部队的编成组建,教官团至少会驻留到贵方的新编导弹部队形成战斗力为止。”
“另一方面,伏尔加第聂伯航空公司以及俄空天军战略运输机部队,将会共同承担起本次军售合作的货运交付任务。”
“考虑到贵方对于装备需求的紧迫性,所有的交付工作将会通过航空运输来完成。预计在合作签署后的一个月时间内即可完成全部的交付任务,请相信俄联邦在战略空运领域的实力。”
“总的来说,所有配套的售后服务将会尽全力保障到位。如果贵方还有别的售后服务需求也可做补充,我方将会尽全力提供任何力所能及的保障,将军。”
一边听着周正那滔滔不绝、不打绊子的介绍话语,一边认真翻看着手中以书面形式做详情补充的公文文件。
得以很好地理解周正所言具体所指,以及更深层次的详细情况如何的拉赫曼中将,闻言之际也在不断点头。
在花费了多半分钟的时间,以近乎一目十行的速度飞速浏览完余下的文件内容后,这位已经年过半百的老将在放下文件之余也紧跟开口。
“我了解了,谢里宁先生,感谢您的耐心细致解说。”
“目前来看,我方仍需确认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伊朗制造的导弹是否真的有足够的性能?我们之前甚至从未了解过这一类的武器,印象里的伊朗制造导弹几乎是——您知道的,几乎是大号火箭弹的代名词,我们希望得到贵方在导弹性能上的承诺和进一步保证。”
拉赫曼中将说的这还挺含蓄了,起码没指着伊朗制造的导弹说是破铜烂铁,好歹给留了点面子说是“大号火箭弹的代名词”。
这情况也不奇怪,在周正看来实属正常。
更能猜到客户为何会先入为主的去带入这种刻板印象,来对并不熟悉的武器加以评判。
相应的进一步解释情况话语,随即便从周正口中脱口而出,只不过却是以问题来回答问题的形式。
“将军,在回答您的问题之前,请允许我先问您一个问题,如何?”
闻言的拉赫曼中将稍有意外,不过也没做迟疑,当即淡定地表示“请君自便”并无不可。
得到了应允的周正也是不假思索,话到嘴边当即张口就来。
“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地球作为我们共同的家园视作一个整体,那么请问将军,舆论发声的高地现在是在谁手中掌握?是谁在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利益去塑造认知与价值?”
“......”
自身就是打跑了法国人才脱离殖民地苦海,拉赫曼中将一听周正这话当即明白过来是什么意思。
情况无需多言,知道拉赫曼中将肯定能听明白自己此言何意的周正继续开口。
“多年以来,那些掌握着舆论发声渠道和认知价值塑造权的家伙,一直在将伊朗人的武器装备形容为破铜烂铁和垃圾一堆,并将这种信息垃圾扩散到满世界都是,好似污染人心的毒药。”
“但我们实际看到的是什么?是伊朗人制造的很多武器装备兼具简单高效、可靠便捷的优点,有着极强的战场适应性。他们知道自己面对的是怎样的敌人、了解敌人的弱点,并针对这些弱点开发出可有效打击敌人的武器装备。”
“有些武器是为了刻意赚钱而生,有些武器则是为了战斗而生,伊朗人开发制造的这些武器装备恰恰属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