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在算上沿途征地、建造火车站、维修车间、招募成干上万的铁路员工,以及购买蒸汽机车等林林总总的费用,合起来差不多就需要10亿法郎了。
不过,法兰西银行承销的铁路债券太过火爆,接连发行了3期,等到了1797年上半年的时候,就已经筹集到超过10亿法郎的现金。
这笔钱,足够支持同时开工建设上述两条东西主干线与南北大动脉。包涵沿途征地,铺设铁轨,架设铁路桥梁,购买大功率的蒸汽列车,建造火车站、补给点与维修车间,等等。
不仅如此,法国铁路总公司还要在全国各地招募与培训不低于2万名不同铁路工种的员工,这其中需要火车司机、机械师、养路工、检车员、通讯员、维修工、站(乘)务员与安全保卫等。
正是充足的建设资金,令巴黎到斯特拉斯堡、科布伦茨的东线铁路顺利竣工。在一片欢呼身中,“大十字”铁路网就全面布展开来。
去年的时候,出于对东面的俄罗斯,以及海峡西岸的英国作战的战略考虑,负责铁路监管的法国总参谋部,直接要求法国铁路局,首先完成从斯特拉斯堡途径巴黎,抵达英吉利海峡的瑟堡与勒阿弗尔的东西主干线,再行建造从安特卫普到马赛的南北大动脉。
不仅如此,安德鲁忽然又加上了一个“二号延长线”计划,它是从梅斯城出发,沿着摩泽尔河河谷,延伸到莱茵河的科布伦茨,然后一路向北,连接波恩、科隆、杜塞尔多夫,到了杜伊斯堡再转向东面,将埃森、多特蒙德、比勒菲尔德等重要城市,用铁轨相互连接到一起。
此外,这条特殊的延长线还将继续向东,将汉诺威、柏林、波兹南、华沙等地囊括其中。最终,“二号延长线”铁路将抵达东普鲁士的首府,柯尼斯堡。
毫无疑问的,这条从梅斯出发,向东延续到柯尼斯堡,辗转直线距离长达1600公里,预计实际总里程会超过2干公里的铁路延长线。
显然,其政治意义大于经济目的,主要是便于安德鲁法国控制沿途的鲁尔公国、普鲁士王国,以及华沙大公国(波兰联邦),并在适当的时候,进攻涅曼河对岸的俄罗斯帝国。
显然,这一条“二号延长线”的最大问题,就是铁路里程过于漫长,从梅斯城下的摩泽尔到东方的涅曼河,跨度超过了2干公里。
如今,铁路建造工程师们大致完成了初步的地质勘探,预计整个工期至少需要4、5年的时间,最早也要等到1804年。而之前预计需要8年时间。
好在东欧这边地势都非常平坦,众多的河流也可借助火车专用渡船来解决,以后再慢慢建造桥梁。所以技术上不存在任何问题,关键是资金、技术人员,以及铁轨等物质。
基于此,安德鲁想要现在动工“二号延长线”,就不得不放弃,或是减缓建设“大十字铁路网”的南北线。
最终,处于军事战略的考虑,“二号延长线”在1799年动工,至于从安特卫普连接巴黎、里昂和马赛的南北铁路大动脉,就不得不放缓建造。
而作为替代补偿方案,这种无需太多的钢铁,施工技术简单的新式水泥道路,随即就承担了法国南北的交通线。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构筑南北干线的水泥路方案,极大缓解了由于铁路和轮船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而引发法国“百万槽工”的生存问题,至少国内的马车运输行业是举双手欢迎的。
当然上述权宜之策,并非安德鲁在为那些马车夫考虑。
事实上,执政官在回到巴黎的第二个月,也就是1799年3月,便以院士的身份,向法兰西科学院物理分部,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那就是以柴油或汽油为燃烧动力的内燃机。
为此,这位“懂王”还将他记忆中的内燃机原理,画了一个大致模型,让科学家与机械工程师们去实践与完善它。
安德鲁甚至开玩笑的说,他准备将这个玩意安装到一辆“大号的自行车”上面,使得能在安全的水泥道路上,以30公里的时速安全行驶,更为关键的,它还能装载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的乘客。
除了铁路和公路建设,法国还在大力发展内河航运。
得益于蒸汽机价格的快速下降,质量的稳步提升,使得航行于法国境内的大大小小河流的蒸汽机船数量,已达到了5干艘。当然,大部分蒸汽船都是借助原有的风帆运输船,简单改造而成的。
开凿连接法国主要河流系统的运河,也是为了发展国内航运。其中的斯凯尔特-瓦兹运河的建成很快使巴黎受益,因为它使得比利时的资源可以方便地运到法国的中心。
南部沿海的许多港口加深了,扩大了,因为在去年,英国海军被西法联合舰队彻底赶出了地中海,就使得历史悠久的马赛港变得欣欣向荣,而且黄金时代就呈现在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