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章冻结过往的激进思想
次日,奥康纳如约前往波旁宫,并在德鲁奥中校的带领下,来到法兰西第一执政的办公室,单独和安德鲁谈了差不多1个小时。
在这次见面中,安德鲁执政官与爱尔兰特使奥康纳的谈论重点,并非双方共同的仇敌英国,而是爱尔兰自由军的本身。
没错,如今在法国教官的规劝下,聚集于西班牙境内的爱尔兰天主教救国军,已经正是更名为“爱尔兰自由军”,减少了宗教色彩。
需要说明的,这支爱尔兰流亡军的临时总部,目前位于比斯开湾南岸的西班牙城市毕尔巴鄂。至于毕尔巴鄂,则属于巴斯克分裂主义分子的活跃地区之一。
如今的西班牙正规军腐朽而老迈,难以有效镇压北部的叛军。原本西班牙方面希望法军能参与围剿,但遭到安德鲁的拒绝,理由也是冠冕堂皇,无可挑剔,那就是绝不干涉盟友内政。
后来,戈多伊亲王也不知道从哪个渠道获得了灵感,和法国合作,武装了爱尔兰流亡分子,将他们组建成军,安置在巴斯克分裂主义分子的核心地区,以赛代练,执行协助西班牙正规军的治安行动。
从1798年至今以来,这一支爱尔兰流亡军的人数,从最初的八百多,逐渐扩充到现如今的一万二干人,步兵、骑兵、炮兵、工兵与辎重兵一应俱全。
毫无疑问的,这是一个缩小版的法国集团军标准。而且爱尔兰流亡军,哦不,应该是“爱尔兰自由军”的军事教官到武器装备等,大都来自法军的友谊馈赠。
说得直白点,上述制式武器属于法军中已被淘汰的,各类前装枪和老式火炮。至于爱尔兰士兵的来源主要是近些年来,一直流亡于西班牙,法国,荷兰,以及其他欧洲各国的爱尔兰流亡分子。
不得不说,这一支匆忙组建的爱尔兰军队,却在最近几次围剿巴斯克分裂主义分子的军事行动中,取得了不错的战绩,连续歼灭了好几股活跃于毕尔巴鄂一带的游击队,消灭了近干名巴斯克叛军。
见状,法西两国加大了对“爱尔兰自由军”的投入力度,总兵力将在1800年前后,扩充到一个法属标准集团军(即2.2万到2.5万左右)。
从官兵军服、军需补给,再到步枪火炮,还有训练标准,作战模式,都将完全搬抄法国的正规军。
在安德鲁法国承诺提供上述军事资源的同时,在欧洲军事统帅的提议下,一位曾在法军系统中服役12年的爱尔兰裔,法军退役少将的哈特里,成为这一支爱尔兰军队的指挥官。至于奥康纳上校,就是哈特里将军的副手之一。
此次,奥康纳来到巴黎,除了向“太上皇”安德鲁,汇报爱尔兰军队的近况,还要代表哈特里将军,请示下一步的行动规划。
当然,最好是能配合法军,尽早的登陆爱尔兰岛,赶走十恶不赦的英国殖民者,从而解救水深火热之中的爱尔兰同胞。
尽管爱尔兰军队的总部位于西班牙,但法国对于这支军队拥有极大的控制权,不仅是指挥官哈特里将军来自法军,而且军队训练,以及物质装备,大都也源自安德鲁的“无偿援助”。
另外,刺杀(未遂)葡萄牙大使蒙塞的那个凶手,就是爱尔兰流亡者假扮的。
等到霍斯的军团远征葡萄牙之际,爱尔兰人也在暗中鼓动或是驱赶西班牙叛军,跟随法国远征军到葡萄牙境内发财……
事实上,原本就喜好“以史为鉴”的法兰西第一执政,最初是想着将盘踞于毕尔巴鄂的爱尔兰流亡军,赐予一个正式称呼,“爱尔兰共和军”,但此举却几乎遭到全体文官,尤其是外交官的集体反对。
最终,有着“恶趣味”的安德鲁,很是明智的放弃了自己的“冠名权”,将“爱尔兰共和军”变更为“爱尔兰自由军”。
那是西班牙盟友依然还是路易-卡佩王朝的统治下,所以“共和”一词,至少是现在不能用在西班牙境内的爱尔兰流亡军身上。
在之前的西班牙国王卡洛斯四世,与王储费尔南多七世的较劲中,安德鲁始终秉承不偏不倚,“不干涉盟友内部事务”的基本原则,拒绝法国以任何形式,卷入到西班牙的王室内乱中。
除非是马德里的主要决策者之一,安德鲁的政治盟友,西班牙首相,戈多伊亲王被人推翻,后续的继承者也在效仿葡萄牙的摄政王储若昂六世那般,让西班牙最终彻底倒向了法国的死敌,英国。
否则,安德鲁绝对不会让法军再度越过比利牛斯山,陷入那个无法获取多大的政治与经济利益,还会沾染一身狗屎的愚昧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