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安德鲁率领的数十万欧洲联军即将大举入侵不列颠岛之际,斯宾塞决定不计前嫌,有一次向皮特首相推荐了这位已经74岁高龄的胡德上将,披挂上阵,出任英国本士舰队的总司令。
“战神”胡德上将的回归,无疑给屡战屡败的英国海军带来了巨大的信心。他凭借丰富的作战经验、卓越的军事才能以及超高的声望,迅速掌握了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舰队。
他重新组织了舰队的指挥体系,优化了后勤保障流程,并亲自巡视各舰,鼓舞士气。在他的指挥下,英国海军成功地将法国海军营造的威胁,统统隔绝于英吉利海峡对岸。
就在总参谋部与海军部陷入困境之际,安德鲁却敏锐地看到了另一个机会。他意识到,如果能够通过“工程师”的布局,让斯宾塞勋爵因为腐败、泄密或其他原因而被迫下台,这将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不仅海军上将胡德将会被再度解职,而且现任首相小威廉·皮特也将受到牵连。斯宾塞勋爵与皮特内阁关系密切,他的倒台可能会动摇整个皮特政-府的根基。
这对于如今势微的辉格**首,詹姆士·福克斯伯爵来说,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会。福克斯议员一直对皮特内阁抱有强烈的竞争意图,并一直在寻找机会挑战其首相职务。
如果能够借此机会让皮特内阁倒台,那么福克斯议员将有可能上位入阁,即便成为不了首相,也可能担任英国的外交大臣。
对于安德鲁来说,一个亲法派上位成功自然是非常有利的。
如此一来,英国与法国之间的和谈将变得更加容易。福克斯议员一直主张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与法国的冲突,而不是一味地依赖军事对抗。而且,他与法国的某些政治势力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这使得他更有可能推动英法之间的和平谈判。
安德鲁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法国争取到更多的战略空间,为最终解决俄罗斯问题创造更多时间与机会。
一年前,当安德鲁精心策划对英战略计划时,大型蒸汽战列舰“共和国号”被寄予厚望,它本应成为法国海军技术碾压英国海军的关键。
这艘战舰凝聚了当时最先进的蒸汽动力技术,其强大的火力、机动性,以及绝佳的防御能力,被视为改变海上力量平衡的王牌。然而,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在波罗的海的海战中,“共和国号”虽然以一对八,成功抗下了所有俄国战列舰的围攻,并且大获全胜,但这场胜利却隐藏着巨大的隐患。
海战结束后不久,安德鲁从海军指挥官特斯特那里得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共和国号”的两台蒸汽发动机在高强度的战斗状态下几乎报废。
经过仔细检查,发现制造蒸汽机的钢铁质量不过关。这种钢铁虽然可以满足慢速巡航的需求,但在高强度的战争模式下,却无法承受巨大的压力。
这一发现让安德鲁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
他意识到,这不仅意味着“共和国号”可能成为一次性战舰,就连正在建造中的“巴黎号”“马赛号”与“里尔号”等共和国级的大功率蒸汽披甲战舰,也可能面临同样的命运。
这些战舰是法国海军未来的希望,它们的建造耗费了巨额资金和大量资源,如今却可能因为材料问题而功亏一篑。
失去了大功率的蒸汽披甲舰,法国海军将无法在海上与英国本士舰队抗衡。而英国本士舰队的指挥官,正是赫赫有名的海军上将胡德和他的弟子纳尔逊。这两位将领的军事才能和作战经验,让法国海军的每一次行动都充满了风险。
胡德上将的战术布局严谨而果断,纳尔逊则以大胆创新和灵活机动著称。他们的组合使得英国海军在战场上几乎无懈可击。
在这种情况下,安德鲁不得不重新调整战略。他意识到,仅仅依靠军事技术的优势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寻找突破口。他开始思考如何通过内部手段削弱英国的军事力量,而让斯宾塞下台,胡德失势,皮特辞职,便成为了他实现战略调整的关键一步。
斯宾塞勋爵作为海军大臣,其决策直接影响英国海军的运作;胡德上将作为舰队指挥官,是英国海军的灵魂人物;而首相小威廉·皮特则是整个英国政府的核心。
如果能够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行动,动摇他们的地位,那么法国或许能在战略上找到新的机会。安德鲁开始暗中布局,寻找可以利用的弱点,试图从内部瓦解英国的军事和政治体系,为法国争取到更多的战略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