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秋萍没有再继续说下去,盯着摊贩车挪不开眼睛。
“得买……”
她低声道。
周围有些嘈杂,李奕辰没有听到,而是乖乖的站在一旁,等着董秋萍老师继续教导。
邓书琴离董秋萍比较近,听到她的话,同样也看着正慢慢远去摊贩车问道:
“等下也会有的吧?逛着逛着还会有吧?”
袁春秀看着李奕辰的眼睛道:“应该会有吧。”
李奕辰又懂了,连忙道:“大家要吃什么,我现在就去买。”
“两根玉米,两袋板栗。”
邓书琴跟着李奕辰:“我们一起过去吧。”
李奕辰付了钱,帮她们把两根热乎乎的玉米掰成四瓣递给她们,自己则拿着两袋板栗,慢悠悠的跟在她们后面。
李奕辰终于领悟了,逛街的时候她们根本就不需要导游。
他剥开一颗板栗丢进嘴里,清香炸开,确实好吃。
“这个小巷子里面好像就很有趣,我们进去逛一圈吧。”
前面的邓书琴指着一条明显是小吃街的小巷子提议道。
“嗯,这种小巷子好。”
董秋萍率先走进了小吃街。
“这个土耳其烤肉夹馍吧,肉已经削掉这么多了,看来生意很好啊,应该是很好吃。”
“你看,这里也有卖披萨,那个应该是土耳其甜品吧?”
“哇,那个大叔背着一筐面包,应该是刚烤好了送来的吧?”
这一圈逛了近半小时,出来的时候袁春秀的额头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粘上了面包屑,在李奕辰的提醒下才擦掉了。
吃了点餐前小吃,大家的食物欲暂时都被满足了,换成满满的购物欲爆发出来,再次疯狂暗示李奕辰,她们没钱。
李奕辰看着这像极了李雪菲跟他要零花钱时的熟悉场面,果断掏出了钱包。
他在阿塔托克机场取了两千块现金,今天买小吃用掉了一小部分,现在索性全都拿出来,给四位女嘉宾们每人都分了四百块现金逛街买点顺眼的小物件。
钱是不多,就图个开心。
“姐姐们,我们六点二十分在广场中央的雕塑那里碰面,大家在附近逛逛,不要忘记时间了,六点半去吃晚餐。”
李奕辰强调了三遍碰面的时间和地点,在原地站了一会儿目送她们结伴离开。
王高明亲眼看到李奕辰下午的窘境,幸灾乐祸道:“你现在要一直站在这里等吗?”
“我也去逛。”
李奕辰辨认好方向,转身往回走,他记得之前有路过一家百货商店。
“你去逛什么?”
“买内裤!买刮胡刀!”
李奕辰没好气道。
第123章 鼓动
事实上,《花样姐姐》节目组在节目筹备期间就分别派了两位工作人员出国踩点,路线也是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转机到克罗地亚的首都萨格勒布,然后一路南行,到克罗地亚的最南端港口城市的杜布罗夫尼克乘飞机返程。
事先模拟了李奕辰一行人的旅行路线,以及对旅程中可能遇到问题等准备相应应急方案。
那时,洪凌静给那两位出国踩点的工作人员的任务是,用普通人的消费水平完成九天十夜的旅程,并给他们批了每人每天六百块的旅行经费,九天十夜回来之后要分别就各自旅行规划及旅行心得做一个报告总结会,内容必须涵盖住宿规划、行程安排、交通饮食等方方面面的细节。
两位被选中出国踩点的工作人员,深感肩头的责任重大,因此在出发前认真的花了近一周的时间研究,不断修修改改,各自做出了一份符合六百元开销水平的详细旅行计划,这才安心的按照旅行计划踏上了踩点之旅。
只是计划从一开始就出了问题。
换汇。
就是李奕辰之前轻松避过的那个大坑,但他们结结实实的踩中了,所以刚刚达到伊斯坦布尔,两人实际可用的旅行经费就已经缩水了百分之二十。
而且为了节目的拍摄素材考虑,他们必须保证每天游览的景点达到一定数量,这就意味着他们要花在景点门票上的预算分文都不能少。
那么这意外缩水的百分之二十的旅行经费就只能从住宿和饮食里抠出来补上。
当旅程过半时,丢钱、被骗、坐错车等等旅行中常遇的问题接憧而来,让他们疲于应对,更糟糕的是,不知不觉中,他们的旅行经费已经严重不足了,最后只能再次砍掉住宿的预算,一起入住了最便宜的青年旅社,每天精打细算的走完预定的景点,灰头土脸的结束了为期九天十夜的背包穷游,全程毫无乐趣可言。
报告会上,他们各种诉苦,拿出无数实际证据强调每人每天六百不可能走完九天十夜的旅程。
这场报告会开的非常成功。
因为这种艰苦的旅行就是王高明和洪凌静想要的节目效果。
换汇损失这种无关紧要的小事,根本不在他们的关注范围里,洪凌静大手一挥,直接上调了李奕辰一行人的旅行经费,从六百加到了八百,并期待看到李奕辰狼狈的样子,到时候节目组就能以救世主的姿态站出来,以提供更多的旅行经费为交换条件,胁迫李奕辰签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这就是为什么在东华机场,节目组会对李奕辰周虑的安排感到震惊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