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节(1 / 2)

并不是不能安排江湖人士追杀的戏份,只是这样更有戏剧性,况且之前赵楷确实没有露面,多少人都被那红甲身份给欺骗了?

苏尘不再多想,继续说着,

“虽然王明寅还没有现身,但徐凤年已然看出了自己处境的不妙。

‘没有被徐骁的江湖仇家给杀,要被这权力争夺所害吗?哧,王明寅也算是徐骁的仇家了。’

听着徐凤年这样说,姜泥很是不理解,都要死了,为何徐凤年还能笑得出来。

‘姜泥,等下见我大势已去时,用你那神符刺穿我的心脏吧。’

‘干嘛?’姜泥警惕。

‘这样兴许他们见你与我为敌,还能保住小命。’

‘呸我才不信你有这好心。’姜泥冷哼一声,便躲入了马车。

徐凤年没有告诉姜泥,如果真要死的话,那他想要死在她的手里。”

“一只神俊非凡的青白矛隼俯冲到徐凤年肩膀,徐凤年又将其放飞出去,而后正色对魏叔阳等人说道:‘你们随矛隼入芦苇荡,拖住符将红甲。’

魏叔阳武道修为不算出众,否则当初听潮亭外也不至于被白发老魁一刀击落,但老道儿却是一名布阵术士,那符将红甲再刚猛无敌,终归还是隶属于道门神兵一类,魏叔阳的三十六天罡桃木剑阵便有奇效。

徐凤年又拿绣冬刀拍了拍裴王妃翘臀,轻声道:‘王妃,不想死的话,便随我后撤。’

裴南苇默不作声,跟着徐凤年远离那对悍然叫阵的男女。”

“马车上传来一阵惫懒嗓音,‘徐小子,老夫今日可要再度借剑才行。’

徐凤年没好气喊道:‘借吧借吧,本世子恨不得借你一百剑一千剑。’

徐凤年对青鸟抛了个眼神,示意借剑给老剑神,李老头儿身形冲出车厢,大笑着握住剑把,朝吴六鼎当空飞去。

老剑神才凌空如蛟龙而去。

一名庄稼汉子便从芦苇荡中穿梭而出,不起眼而来,说道:‘世子,借头颅一用。’”

——

“这个不能借,这个真不能借。”

众人不由得心中念叨。

剑乃身外之物,借了也就借了,不影响什么。

但脑袋可就只有一个,借给你了,我用什么?

“这王明寅出现的时间,可真是够巧的啊!老剑神前脚刚走,这就恰好出现了。”

“说这是巧合,我都不信。”

“王明寅肯定是在等老剑神离开徐凤年的身边,这才敢出现的。”

“看来是铁了心要徐凤年的脑袋了,不然,凭借着他一路远来,来为兄报仇的行为来看,他不是那种卑鄙小人。

但他这样做了,也就说明他为了要徐凤年的脑袋,已经不惜一切了。”

“本来徐凤年身边的人手就不多,为了对付那红甲,魏叔阳与那三个扈从也已经离开了,现在徐凤年身边更没有谁能打了。

说强大点的,也就剩下一个青鸟了吧。至于徐凤年本人,估计也不是一合之众。”

“现在这情况,恐怕没法破局了吧,死局?”

“只有老剑神李淳罡了的战斗结束了。

但老剑神与吴六鼎的战斗,恐怕也不会简单了,一个是旧时代的力量,一个则是新生代的力量。

两者互有优劣。”

“不过,就是不知道,那剑侍之后会不会出手,毕竟,苏尘先生都说,她是比吴六鼎还强大的。

以一敌二的话,估计老剑神也会吃力。

那样,就更没有人能救下徐凤年了。”

“徐凤年身边的青鸟,是什么身份?她会不会也是一个高手?毕竟,她从始至终都没有出过手呢。

或许他也是徐骁安排在徐凤年身边的一个强者。”

“能确定的是,他也是死士,反正会死在徐凤年之前的,但至于实力,难说。”

苏尘利用之前李长生给的音石,屏蔽了声音,因为下面这段战斗,是最精彩的战斗之一,苏尘可不想说着说着被听众给打断了。

“李淳罡提剑而去,吴六鼎直面这位成名一甲子的剑道前辈,非但不惧,爽朗洒脱一笑,单手一拧,竹竿旋转离肩向前飞去。

一袭青衫踏步而冲,握住竹竿一端,竟是如江上如出一辙,再以竹作剑,竹竿另一端猛然插入道路,轻喝一声。

‘起!’

那次他曾龙王爷一竿翻江掀船,这回则是硬生生从泥路上撬起一大片厚重泥土,砸向李淳罡。

弯竹掀起遮天蔽日的尘土后,竹竿再旋回肩上,一脚轰然踏地,踩出一个大坑,脚下顿时溅起尘嚣无数。

本该当场脆裂的竹竿更被他双手曲压出一个动人心魄的弧度,双手再按一拧子诀,大竿如满月弓,弹向空中,弹中那片尘土,为其注入一道凌厉剑气。”

“身形掠空的李淳罡嗤笑一声,照旧一剑斩去,劈碎了障眼的尘土,同时一鼓作气将里头蕴含的剑气给砸得粉碎!

漫天尘土,激射在四周,夹杂着充沛剑气的泥土落地后刺出无数坑洼,两人相距两百步的空档官道上,剑气缭乱纷飞,出现了数十道横竖交错的沟壑。

轻轻一剑之威,破空裂土。

李淳罡一剑如长虹贯日,白光刺眼,于尘土中疾坠向吴六鼎身前。

这一剑被竹竿剑气与尘土阻挡,好似并未势弱半分。”

“竹竿重回手中的吴六鼎脚尖一点,急急后撤,差之毫厘间,老剑神一剑凌厉而下,裹挟着无与伦比的剑意,将吴家剑冠的落脚点给刺出深达足足一丈的大坑。

青衫吴六鼎轻声笑道:‘好一招一剑仙人跪。’

意态悠闲说话间,竹竿却是丝毫不曾凝滞,带出一个浑然大圆,扫向老剑神头颅,呼啸成风,猎猎作响,老剑神一脸冷笑,竖子后生岂敢在老夫面前以竹竿论剑道?

手上长剑气焰暴涨,便是俗子肉眼都可见剑尖青芒缭绕,所谓剑气,高明境界,便是让剑生出一股与天地相通的浩然气概。”

“世人只道是大丈夫当提三尺青锋杀人破敌,当真以为只是三尺铜铁剑身吗?”

“独臂李淳罡落于道路上后仍是轻描淡写的一剑。

吴六鼎这次不再避其锋芒,竹竿不改轨迹,依然横扫千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