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尘只是淡淡一笑,便解释道,“说起这位老和尚,身份着实是不简单,他就是天下第一寺——两禅寺的主持方丈,人称龙树僧人。
龙树僧人是春秋十三甲中的释甲,一生只读金刚经,成就金刚不破,是举世闻名的得道高僧。
至于为什么龙树僧人会孤身前往北凉,还要说到北莽道教。
二十年前,道教一支数百道士随众多士子一同赴北,短短二十年,便在北莽发展壮大。
慕容女帝尊崇道教,把‘道德宗’封为了国教,道德宗的掌教麒麟真人则是被称为道门圣人;而在整个天下,两禅寺都是佛教的执牛耳者,龙树僧人作为两禅寺方丈,他跟麒麟真人并列,合称为‘南北双圣’。
437 而因为北莽要屠灭佛教,龙树僧人特意赶往道德宗,要去讲一讲佛法。”
“两禅寺作为佛教领袖,一直都是人才辈出,京城的病虎杨太岁就是出自两禅寺。
而在寺中,还有个名动天下的大和尚,是龙树僧人的徒弟,被称为白衣僧人李当心,要比他师父名气更大。
并且,李当心与带走姜泥的曹官子曹长卿相交甚好。”
解释完之后,苏尘便接着开讲,
“徐凤年一听老和尚来自两禅寺,眼前一亮,因为他跟寺里的两个人是好朋友。
在他第一次走江湖时,身边跟着老黄和温华,三个人穷的叮当响,连顿饱饭都吃不上。
而在路上,他们恰好遇到了一位小姑娘,名叫李东西,小姑娘因为向往江湖,所以离家出走。李姑娘身上带着从她爹那偷来的钱,带着他们吃香的喝辣的,过了一段潇洒日子。
可三个大老爷们吃了一段时间的软饭后,又把小姑娘吃穷了,很快,他们就成了四个穷光蛋!”
“可这一段经历,也使得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而这位李姑娘,其实就是白衣僧人李当心的亲闺女。
后来徐凤年返回北凉,又遇到了李姑娘,她身边还跟着一个小和尚,名叫吴南北,是一个很傻很天真的小和尚。
徐凤年打心眼里喜欢这俩朋友,听说老和尚来自两禅寺后,也就对龙树僧人更加信任。”
“遇到这么个接触得道高人的好机会,徐凤年当然不愿错过,立即跟老和尚请教武学。
老和尚也知无不言,很是平易近人,让徐凤年受益匪浅。
传授完武功,老和尚还对徐凤年说起一件事,让徐凤年都有些不好意思,老和尚说道:‘公子大黄庭其实已然臻于圆满境,之所以(bafb)欠缺一丝,恰恰是缺少了阴阳互补。想要打破瓶颈,只需要与女子欢好即可。’
徐凤年听得一愣,嘴角抽搐了几下!
老和尚爽朗笑道:‘公子切莫以为老衲是那淫僧。只是男女欢好,是人之常情,老衲虽是方外人,却也不将其视作洪水猛兽,何况年轻时候,晚上也总是睡不踏实,没少挨师父的打骂。’”
听到这里,司空长风忽然说道,“能如此直言不讳地说出如此羞人之事,我倒觉得这龙树僧人反倒更加可敬了。”
“哦?”李长生玩味道。
似乎没有注意到李长生的语气,司空长风继续说道,“人常常以男女之事为羞耻,从而缄口不谈,但事实上确实,男女之道也是自然之道,也是人生而为人所必须经历的一事。
只不过,由于男女房事太过于隐私,而导致人们逐渐对这方面避讳。
但作为得道高僧,反倒是自然豁开,能够心平气和地说出此事。”
司空长风扫了一眼一楼众人,楼下众人听到苏尘说到“与女子欢好”时,全部神色古怪,不知道心中有何想法。
但随便猜猜也能知道,要么是强忍不笑,要么是一副懂得都懂的暗示表情。要么是觉得羞涩,尴尬地当做没听到。
能够平常心表情的,压根没有几个。
对于司空长风的回答,李长生不可置否。
他想了想才说道,“人们对性之一事如此避讳,其实还有一点,因为性乃是人七大原罪之一。
而且性常因为欲望的吞噬,而导致巨大的后果。”
“师傅?何为七大原罪?”
李寒衣有些疑惑,因为在佛宗记载的罪恶,其实就三种,贪嗔痴。李长生所说的七大原罪似乎并不是佛经之中。
“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贪食和色欲。”
李长生解释道,“与佛教三大罪贪痴嗔有点相似,但解释更加详细具体。”
“傲慢:对所有人不敬,对他人凶残。
嫉妒:嫉妒他人比自己更成功而引发的罪恶。
暴怒:无端憎恨他人,意欲伤害惩罚他人。
懒惰:缺乏责任感、怠惰、逃避现实。
贪婪:过分追求不属于自己的食物,尤指金钱和权力。
暴食:沉迷享乐不思进取。
色欲:放纵自己的肉体欲望。”
说完,李长生又补充了一下贪嗔痴的解释,
“贪嗔痴出自佛教,三毒,又称三垢、三火。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
贪,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
嗔,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
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
“其实,无论是七原罪,还是三垢火,都是对人本身欲望的解剖,只不过是从不同角度的分析罢了。”
“师傅,你好厉害。”
听完李长生的解释,李寒衣忍不住赞叹道。
李长生翻了下白眼,说道,“你当我这些年是白活的啊。各大王朝的佛宗道教,我都去过。
就算再怎么愚钝,多听几遍也记住了。”
“那师傅岂不是要比佛陀还要厉害?”司空长风有些惊讶。
“知道并不等于理解,理解也不代表接受,接受也不是感悟。感悟也不一定通透。
就是这样。”
李长生不愿意再继续说下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