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节(1 / 2)

可徐凤年却唯独缺少了儒教机缘,自古以来,佛教和道教成圣比较容易,却极少有儒生能够入圣。

如今的天下,已经明确成为儒圣的,就只有忙着为西楚复国的曹长卿,以及叛出北凉的陈芝豹。

徐凤年来到武当山,他要在这里开始最后一次神游,而这次神游的目的地,将会是二十几年前的春秋国战时期。

在武当山之巅,徐凤年使出了类似于“一气化三清”的手段,从身体里又多拎出两个魂魄,加在一起就有三个“徐凤年”,三人共入梦,为求大道梦游春秋。

恍恍惚惚间,徐凤年如同穿越了一般,来到~了春秋国战时期。

只不过,穿越过来的只是一缕魂魄,他只能看到发生了什么,而不能影响到历史-走向。

在这一场大梦之中,他每次眼睛一闭一睁,就代表了一个梦的结束。

上古量子力学,有一种说法,说的是打开箱子后,永远不知道那只猫是死是活。

徐凤年情况类似,每次一睁眼,都不知道会出现在哪里。

当他第一次睁开眼,恍惚间,他出现在一处被离阳军队包围的城池,名叫丹铜关。

丹铜关里住的人,都是离阳领兵大将的家眷,按照离阳皇帝自己的说法,之所以派遣重兵,就是为了保护这些将军的家眷。

可实际上,谁都看得出来,这是离阳皇帝为了牵制领兵将领,把他们的家人当成了“质子”,以防他们谋反。

在这群人当中,徐凤年见到了年轻的吴素,以及幼年的自己。

也正是在这里,徐凤年认识了后来的世子赵铸,如今的小乞儿。

这个夜晚,小赵铸偷偷找到小徐凤年,说道:‘小年,我老师今晚就要带我离开这里,你走不走?要走的话,咱们哥俩一起跑路!’

徐凤年摇头道:‘我娘说了,我不能走。’

赵铸着急,红着眼睛说道:‘我可是求了老师好半天,他才让我来找你,你要是不走的话,咱俩以后可能就真的见不着了。’

徐凤年咧嘴一笑:‘我真不走,书上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但是你放心,书上也说了,人生何处不相逢。’

赵铸无奈道:‘小年,真不走?我可真不管你了啊,我要是再不回去,师父就要急死了!’

徐凤年让赵铸等一会,他取出一个钱袋,老气横秋地说道:‘本来说好了的,以后咱们一起上阵杀敌,你力气大,就冲在前头,我读书识字多些,就帮你出谋划策,现在看来是不行了。

这袋子钱你拿着,出门在外,一文钱难死英雄汉。你不是总馋嘴鸡腿吗,记得到了安全的地方,你就买两只,就当我也吃到了。’

赵铸小心翼翼放好袋子,哭着说道:‘小年,你千万别死啊,以后我一定会去找你的,我这辈子就只认你一个兄弟。’

徐凤年安慰他说道:‘你才多大,就一辈子一辈子的,走你的,史书上那些成大事者,连老子媳妇儿子都能说丢就丢,哪像你这么婆婆妈妈。’

两个天真的孩子都哭了,分别之际他们都没想到,二十年后,他们将会成为逐鹿天下之人,决定天下归属,他们要打的仗,甚至比“西垒壁之战”更气吞山河。

小赵铸离开后,徐凤年身后出现一个温婉女子,正是他的娘亲吴素。

小徐凤年轻声道:‘娘,别跟爹说我哭了啊。’

吴素柔声笑道:‘小年,要记住,男儿有泪不轻弹,那是只因未到伤心处。

真伤心的时候,想哭就哭,别憋在心里。’

徐凤年把脑袋搁在娘亲的膝盖上,好奇问道:‘娘,大姐说人死了以后会变成天上的星星,二姐说不会,那到底会不会啊。’

· 0求鲜花····· ·

吴素摸着他的脑袋,微笑道:‘不知道啊。’

徐凤年叹了口气,‘我要是能快些长大就好了。’

吴素摇头笑道:‘不长大才好。’

这一对母子,此时就这么说着闲话,很是惬意。

可在他们身后,徐凤年的魂魄却泪流不止,望着尚且年轻的吴素,轻轻的喊了声:‘娘。’

第一梦结束,徐凤年睁开眼睛。”

……

“赵铸和徐凤年的感情真的很感人,真的不希望这段友情变味,最终若是再走到徐骁和离阳皇帝这般,那雪中也就不是我期待的那部雪中了。”

“但是你们却是只记住了赵铸,难道没人想起我以手足换手足的温华吗?木剑剑客,真的哭死我了。”

........ ... 0

“所以说,徐凤年的命是注定的天煞孤星,身边人终究不会有好结果。”

“若是这般,我倒是有些担心姜泥了,小泥人最后别也……”

“这段剧情苏楼主说的实在太好了,孩子之间流露出的感情才是真感情啊,不似成年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到了长大之后,人可就有了自己的欲望,不似这时,兄弟二人离别,不过是两只鸡腿。”

“可是这两只鸡腿才是最朴素,最真挚感情的写意所在啊!”

“王妃真的好温柔,马德,离阳皇室,你该死啊!”

已经有读者开始咬牙切齿的念叨了。

“是啊,每次看到温柔的吴素,都想到了我过世的娘,换句话说,离阳皇室跟我有杀母之仇,虽然现在已经知道了离阳皇室最终会被赵铸取代,但是还是不禁想喊小乞儿能不能快一点。”

“对于这位北凉的新王来说,位高权重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吧,娘死了,爹死了,大姐死了,二姐残疾,就连弟弟还是个痴傻的。”

“孤家寡人,莫过于此,可惜有了孤家寡人的命,却为了天下不会去有孤家寡人的心!”

ps:求全订!求自订!求鲜花!感谢各位彦祖们!夕.

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梦春秋黄粱事。【求全订求自订】

“第一梦结束,徐凤年睁开眼睛。

再次睁开眼,徐凤年已经身处西垒壁战场,西垒壁之战是徐骁打过最艰苦的一场仗,也奠定了天下归属。

由于西楚军队的顽强抵抗,徐家军始终处于下风。

在徐家军大之帐内,北凉高层将领正在议事。经过细致的讨论和推演,李义山提出了一招致胜方略:要想扭转颓势,就必须有人带着一队骑军,孤军深入敌人腹地。可这支军队多半会全军覆没,成为牺牲品。

李义山盯着徐骁,沉声道:‘恳请大将军,让一名将领,带领两万轻骑前去送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