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节(1 / 2)

徐凤年低下头,看着脸色苍白身躯发颤的少女,坦然笑道:‘我要是真的输给王仙芝,临死之前肯定会留下一点修为,帮她接

着续命。’

黄龙士仍然不肯善罢甘休,气势汹汹追问道:‘你先说好,能续命多久?’

徐凤年苦涩道:‘十年,最多十年,这已经是我的极限。’

黄龙士重重冷哼一声,显然对这个答案十分不满。

徐凤年转过身,背对兴师问罪而来的黄龙士和昏迷不醒的呵呵姑娘,略作停顿,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他开始前行,起先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举措,一步一个脚印,初始跨步很慢,由慢到快之间,充满了一种极富规律的渐进韵律

这是当初柳蒿师的入城和破城之法,差一点就配合宋念卿的地仙一剑,成功重创了白衣洛阳。

当徐凤年愈行愈快,渐行渐远,黄龙士抱着闺女坐下,伸手帮她拨去倾覆前额的刘海。老人逐渐敛去怒意,抬头看着那个方向,

脸上似有动容讶异,似有惋惜悔意。

王仙芝本以为会更晚一些才能见到徐凤年,可他自己提前出现,王仙芝也不至于无聊到刻意避而不战。

王仙芝双手自然而然垂在两侧,可是原本宽松的麻布双袖无形中缓缓收束,紧贴手臂。

春秋一三甲,王仙芝一甲都不曾占据,哪怕是自封的天下第二和公认的天下第一,始终都没有染(bafb)指剑甲,关于用刀,世人称赞顾剑棠为刀法第一人,王仙芝也不曾有任何异议传出武帝城外,但是这不意味着“熔铸世间武学入我炉的王仙芝,就不是剑道和刀法宗师。

事实恰好相反,王仙芝用什么兵器都是当之无愧的大家,否则也教不出于新郎这样的剑术大材,只是王仙芝越是年老,就越少沾碰身外之物。

王仙芝抬起双手,轻轻握拳,破天荒笑了笑。

这次总能打得稍微酣畅淋漓了些吧?

徐凤年借用了柳蒿师的入城法门,但不仅如此,还辅以柳蒿师的那踉跄一剑。

这让他的身影看上去有些荒谬,很快,同时又像个喝到酩酊大醉的酒客。

我手上无剑,因我即剑。

在徐凤年向前突进的路径上,不断有两旁黄沙掀地卷涌而起,轰然碰撞在一起,然后迅速铺覆住他的步伐。

王仙芝也开始面对面大踏步走去。

你来我往,你死我活。

就这么简单。

不光是武林,整个天下都开始听说一个愈演愈烈的说法。

出城的王仙芝,要去杀新凉王徐凤年。

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是大快人心。

反正许多禁酒之地都开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说实话,徐凤年不愧对呵呵姑娘了,这等紧要关头,他近乎舍弃了生命来救呵呵姑娘,别说黄龙士觉得不可能,在徐凤年出场之前,我都觉得不可能。”

“是啊,他苟到寻到儒家机缘,三教合一之后,生死胜负犹未可知,但是此刻面对这个雄霸天下一甲子的王老怪,恐怕玄啊!”

“黄龙士的话真的很刻薄,但是也难怪了,这为春秋大魔头,眼中恐怕出来他这闺女,天下死绝了他都不在乎吧?”

“说起来徐凤年和王仙芝倒是有些像,王仙芝是熔铸世间武学入我炉,徐凤年也是差不多谁家本事高强他就学谁家。”

“单学没什么意义,没得到儒家机缘之前,徐凤年始终不能融会贯通,又有何意义呢。”

“哈哈哈,王仙芝此去杀徐凤年,恐怕天下有不少人都要乐疯了吧。”

“可不。别的不谈,单单太安城恐怕此时都已经张灯结彩,敲锣打鼓宛如过年一般了吧。”

“这还只是动手,要是真成功了,估计离阳狗皇帝能高兴的在朝堂上跳舞吧,毕竟北凉可是他的‘心腹大患’啊!”

ps:求全订!求自订!求鲜花!感谢各位彦祖们!.

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下各方反应。【求全订求自订】

“太安城。

从繁花似锦的江南回到皇宫,太子赵篆。每天都要给太子妃严东吴送一样新鲜物件,今天总算是送完了,严东吴站在鹦鹉笼下,看着自己夫君做着鬼脸,伸手一摊,两手空空,她嫣然一笑。

这位太子接下来陪着爱妻唠叨了些琐碎趣闻,就连被徽山紫衣女子吃了闭门羹,对她的那点男人小心思,赵篆一样也没藏藏掖掖,而严东吴既没有深藏不露,也没有故意恼火,而是媚眼了一记。

温雅俊秀的男子哈哈大笑,轻轻握住她的手腕,片刻之后,然后松开,说是要出门去见一见王老怪的大徒弟于新郎,这位首离开东海的剑客只是途径京城,还要继续北上,要是这回错过可能就~没机会一睹风采了。

赵篆匆匆离开屋子,逐渐放慢脚步,摘下一片树叶,手指捻动,宫中掌权貂寺才能知道太子殿下喜欢用树叶黏贴作画,赵篆走在两堵高大宫墙之间,提起树叶,一叶障目,也遮住了刺眼阳光,笑道:‘死得这么快-啊。’

南海。

访仙归来后一剑翻海的桃花剑神,站在观音宗所在孤岛的一处崖畔,举目远眺陆地北边。

曾经跟李淳罡互换一臂的吃剑老人隋斜谷,这次跟邓太阿一较高下之后,就站在这名貌不惊人的剑仙身侧,好奇问道:‘顶尖高手里头,你跟那小子算是亲近的了,怎么也不去搭把手?’

邓太阿摇头道:‘王仙芝没有错。’

独臂老人点头道:‘一个指玄境可能就是天下第一人的江湖,确实磕碜啊。’

一个青春常驻并且尤为高大的妇人走到两人不远处,反问道:‘那样的江湖,真的不好吗?’

邓太阿不擅长也不喜欢跟女人讲道理,轻声笑道:‘答案在那两人手里,谁能站着,谁就能决定以后百千年的江湖走势。’

龙虎山。

赵凝神成为天师府说话最管用的人物后,看书把眼睛看坏了的白莲先生白煜,就经常拉着这位人生起伏次数不多但高低极为悬殊的年轻赵姓道人,一同结伴下山上山。

两人漫无目的走到山脚,然后就返身登山,白煜眼神不好,走得就慢,说话也总是温温吞吞。

‘历尽千辛万苦,才得以总领天下道教事务,现在丢了一半江山,广陵江以北,都划给了青城王,其实未必就是坏事。

山锐则不高,龙虎山是该静下心来,回头看看风景。

以前呢,天师府上下都说我说话有道理,可真有道理的言语,往往伤人,我在这座山上看书修道有些年头了,满肚子牢骚

,其实没处说,现在好了。

两代天师联袂飞升,听上去很威风,可事实如何,其实就是打肿脸充胖子,不过福祸相依,许多像我一样的外姓人,得以冒尖,章文汉,薛节气,陈全雍,都真正融入了龙虎山,他们才是龙虎山真正的敬香之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