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节(2 / 2)

天下官员万万千,能送他最后一程,也算是莫大荣耀了。”

顾剑棠平静道:“陛下可有言语需要转述?”

皇帝犹豫了一下,自嘲道:“你就跟他说,赵惇这个名字里的‘惇’字,无愧天下,唯独愧对他张巨鹿。”

话虽这么说,可在张巨鹿被杀的前一天,赵淳还是来到了天牢,可他仍是没敢见这位老臣最后一面,只是隔着铁栏,枯站了一晚。

张巨鹿死后,众人才记起一件事。

那就是黄三甲在很早之前,就曾给了张巨鹿一句晦气的谶语:难过除夕。

这一次,张巨鹿果然死在了除夕前夜。

这时候所有人才恍然大悟,好像大魔头黄三甲所有的断言,都一一应验了,世间再无国士无双的张巨鹿。不得不说,半人半仙的黄三甲,才是天下第一谋士,可惜不久后的将来,他也要死了。

兴许是为了送张巨鹿最后一程,黄三甲来到了太安城,他笑容洒脱,呢喃低语道:“很高兴遇见你们,叶白夔,徐骁,张巨鹿,元本溪,李义山,赵长陵,顾剑棠,纳兰右慈,齐阳龙,曹长卿,李当心。”

他高声道:“敬你们,敬春秋,敬你们的金戈铁马,敬你们的写意风流!”

黄三甲哈哈大笑道:“我这一生,何其壮哉!”

不久之后,黄三甲死去,死因不明。

随着张巨鹿和黄三甲的死去,春秋那个时代的英雄人物,几乎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张巨鹿一死,离阳帝国最后一缕余晖也将消散。也是从这时候起,离阳皇帝失去了最大依仗,没了张巨鹿的匡扶天下,最终失去江山。

赵家自“杀其鹿”,进而失去天下,可以说是自食其果。可天下百姓失去张巨鹿,却因此多受了许许多多的苦难,让人心生唏嘘。

张巨鹿的故事,是一个时代的悲哀,可值得欣慰的是,他虽然被诛九族,却仍是留下了后代,能继续延续香火。

不得不说,张巨鹿是一个狠心的父亲,他这一生无愧于天下,唯独愧对于他的几个子女。他一生共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即便父亲权倾朝野,可他的几个孩子却丝毫没得到特殊照顾。他的三个儿子,都娶了寻常百姓为妻,甚至在婚礼的时候,张巨鹿也未曾出席。张巨鹿几乎从不跟儿子说话,任由他们自生自灭,他的儿子们也被嘲笑为离阳最惨“官二代”。

其实这三个儿子,也早就知道自己的结局,可他们都没半点怨言,慷慨赴死,谁让他们是张巨鹿的儿子!

他的这三个儿子,以三儿子张边关最为聪明. 0

可张边关虽然聪明,却半辈子都在装傻,因为他也很早就猜到了父亲的结局。所以他每天都在外面厮混,即使结婚之后,对自己的老婆也不好,整天不回家。

其实他并非不喜欢自己的妻子,而是明知自己必死,他怕自己真的喜欢上这个女人,更怕这个女人喜欢上他。

可他没想到的是,他娶的这个女子,也很聪明,更是早就看出了张边关的想法,知道他是怕连累自己。

张巨鹿死前,那女子管张边关要了一封休书,看起来是要明哲保身。

开始的时候,张边关还以为他老婆是怕被他连累,可后来他才知道,原来是这女子怀了他的儿子,想要替他们张家,保存香火。

张边关给了这女子一纸休书,将她驱逐出门,所以在张巨鹿全家被斩首之后,这女人侥幸活了下来,带着张巨鹿的孙子、张边关的儿子,将会开启一段平凡的生活,总算保证了张家的香火传承。

而张巨鹿还有一个女儿,名叫张高峡,活的最洒脱,由于向往江湖,早就出离了太安城。

而他的离去,其实也是张巨鹿和张边关的授意,他们男人可以死绝,却不希望惟一的女人受到牵连。

5.2  到了后来,这个张高峡成了赵铸的妻子。

当赵铸夺取天下之后,张高峡成了当朝皇后,直到那时候,张巨鹿才得到平反。

离阳发生剧烈政治动荡的同时,北凉也有大事发生,就是徐龙象孤身率军深入北莽腹地,凶多吉少。”

……

无数听众看着苏尘水墨百戏勾勒出的那一幕,沉默半晌,最终,天下茶楼内响起来一阵叹息。

“我张巨鹿到最后,无非是跟天下百姓要了一壶酒喝,不过分吧?”

看着尽在眼前那老人苦涩的笑容,听众们心中颇为不是滋味。

ps:求全订!求自订!求鲜花!感谢各位彦祖们!.

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十万英雄冢【求全订求自订】

“赵淳!你真该死啊!”

“徐骁死了,李义山死了,张巨鹿也死了,雪中的老人都凋零了,春秋那个时代也算是终究过去了,就连王仙芝和大魔头黄三甲,也死了。”

“百姓失其鹿?我看是离阳失其鹿吧,也该天下共逐之了!”

……

“张巨鹿被诛九族,离阳失去了定海神针,短期来看,他的位置有很快就有人能补上。可等到日后天下大乱之时,赵氏天子才会有切肤之痛。到了那时候,世人才明白一个重要道理——离阳失去这头老鹿,赵家就要失去整座江山!

在离阳失去张巨鹿的同时,北凉却意外得到了一位治世贤臣,名叫宋洞明。

宋洞明出身名门大族,自身学识品格都无可挑剔,曾被当成是离阳首辅的接班人。可由于他在朝堂受到了排挤,心灰意冷后离开京城,自此寄情山水。

这一次,年迈的宋洞明孤身游览北凉,想看一看塞外边关的壮阔风景。

无巧不成书,他跟徐凤年恰好在路上相遇,两人便聊起了天下大势。

这一10聊天,徐凤年才发现对方学识高远,是个能治国安邦的人才,立刻就起了招揽之心。

长久以来,由于离阳占据正统地位,全天下的能人异士,都愿意投靠赵氏天子,也就是所谓的天下英才尽入赵家彀中。

而北凉则被认为是不开化的蛮夷之地,很少有文人愿意投靠。

这也导致了北凉文武失衡,武将雄甲天下,文官却是青黄不接。

闲聊中,徐凤年发现宋洞明似乎对他有敌意,言语中多有不满。

宋洞明冷声质问道:“我听说北凉刚刚死了几千人,为何只有你北凉王的亲兵,死后才有坟冢?其他人就不是你北凉百姓?”

在这件事上,徐凤年自知理亏,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宋洞明继续语带讥讽,说道:“徐骁有一万大雪龙骑,次子徐龙象有三万龙象军,北凉都护褚禄山有亲军,袁左宗、燕文鸾也有亲军,这些甲士,自然是骁勇无敌,也愿意为北凉而战。

可北莽举国南侵,靠这七八万人就能应付了?

甚至可以说,靠三十万北凉军,就能打赢北莽了?

或者说,你认为根本打不过北莽,只要存了必死之心,就无愧于北凉了?”

徐凤年没有恼火,而是真挚的问道:“宋先生有何教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