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名义上是去诛杀魔道中人,实际上,都是抱着公费旅游的心态。
能跟轩辕盟主并肩作战,以后回到中原,足够吹嘘一辈子了。
而此时的徐凤年,刚跟拓跋菩萨打过一架,恰好路过,也就跟着混在队伍里。
他只是觉得好玩,又恰好顺路,才跟着一起赶路。
而轩辕青锋的谋划,根本就不是带着他们去西域,反而是要把这群人骗到北凉,帮北凉跟北莽死磕。
这数千人一路之上吃喝玩乐,极大的促进了沿途旅游业的发展,据说纪念品都卖脱销了。
可等到他们临近北凉之时,轩辕青锋才开始了表演。
只见轩辕青锋站在一栋高楼之上,脚底摆放着六颗鲜血淋漓的头颅,扫视了脚下数千人一遍后,她朗声道:
“有个很讨人厌的家伙,刚刚就在你们身边,现在已经偷偷往北而去,如果我没有猜错,他是赶赴北莽百万大军兵临城下的那座虎头城。”
“这个人,名叫徐凤年。他077刚刚跟人在西域从北打到南,两人捉对厮杀将近一个月,整整三千多里路程,他也没能打赢,所以没脸面见人。
他的对手,叫拓跋菩萨!我对凉莽大战不感兴趣,对北凉也没什么好感。再说了,我只是徐凤年嘴里的娘们儿。
上阵杀敌,从来都是男人的事,关我轩辕青锋屁事?”
“在场将近四千人,男人有三千七百余人,除了鱼龙帮六十二人,再无一位北凉人。
今年清明节,北凉有个叫清凉山的地方,山后碑林,已经刻上了三万多个名字。
而北莽蛮子,在流州,在凉州,在幽州,已经死了将近十万人!”
说到这里,她将脚底那六颗脑袋一颗一颗踢下屋顶。
“六个魔头,我轩辕青锋已经宰了,没你们什么事情了。
所以我现在只问你们一句话:北凉不过两百万户,就已经死了三万多人,那我们离阳,我们中原,又战死几人,又有几人敢战死?
‘如果没有记错,我离阳王朝,除北凉道以外还有十二道,有六十三州,两百七十余郡。北莽蛮子足足百万青壮已经在边境上,我离阳男人何在?’”
ps:求全订!求自订!求鲜花!感谢各位彦祖们!.
第三百零一章 唯独不换主子【求全订求自订】
“面对轩辕青锋的诛心逼问,在场的所有江湖人,都陷入死一般沉寂。
见无人应答,轩辕青锋嗤笑一声,笑声异常刺耳。
终于,一个清脆嗓音重重响起:“东越道,吴州张春霖愿死于北凉关外!”
而后,一个个洪亮嗓音响起:“淮南道齐退之,求死而已!”
“青州襄樊城蔡永嘉,敢死战边关!”
在轩辕青锋的煽动下,数千江湖儿郎几乎人人愿意赶赴关外,参加这场注定输多胜少的凉莽大战。
要我说,就轩辕青锋这嘴皮子、这煽动力,不去干传销、卖保健品,可真是浪费天赋了!男人这个物种,有时候最怕激将法,尤其是面对漂亮女人的言语刺激,肾上腺素飙升,根本没有抵抗力!
此时的天下格局,除了北凉在打仗,几乎全国各地都陷入硝烟当中,战火波及整个离阳版图。
这其中,西楚叛军变得愈发凶悍,跟离阳军队打的难分难解。而在曹长青的主持之下,小泥人也在西楚皇宫,正式称帝。如此一来,天下就有了两个女皇帝,分别是北莽慕容女帝,以及西楚女帝姜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西楚的问题还没解决,不久之后,又有两家藩王公然反叛。这两人分别书蜀王陈芝豹,燕剌王赵炳,他们共同拥立赵珣为天子,起兵反叛离阳朝廷。而他们之所以拥立赵珣,也是因为赵珣好控制,没有真本事,用他当个傀儡皇帝。
在这段时间,大将军顾剑棠也是跟曹长卿眉来眼去,对皇帝的旨意也是阳奉阴违。直到此时,新皇帝赵篆才真正明白,他跟老爹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他老爹好歹跟这些老将,还是有香火情的,也能镇得住局势。而他们父子,却为自己的没有容人之量,付出了惨痛代价。
轮到他当皇帝后,朝中没有了张巨鹿辅佐,天下立刻就乱了起来。有这位无双国士坐镇朝堂一天,离阳绝不至于乱的不成样子。离阳失其鹿,结果自然就是——群雄并起,逐鹿中原!
再说回到凉莽大战,从战争一开打,北莽就一直占据局面上的优势。
在几十年前,北莽作为游牧民族,并不擅长攻城战争。可随着洪嘉北奔之中,大批的中原士子赶赴北莽,也带去了先进的战争知识。如今的北莽军队,攻城器械一应俱全,相比于早些年间要强上不少。而他们本来就擅长骑军厮杀,如今又补足了短板,实力就更强了。
可北莽也有它自身的问题,在过去,北莽只有一个北部朝廷,还算是比较团结。可随着北莽南朝的崛起,南北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各路主帅都是各自为战,谁也不服谁。
而这次出兵北凉,北莽有很多的部落首领,都公然表示反对。因为他们觉得,北凉虽然没了徐骁和陈芝豹,可仍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即使打赢了,在贫瘠的北凉也捞不到多少好处。
这些部落首领,手里都握有军权,他们主张出兵攻打顾剑棠守卫的西侧防线,一举进军中原,也能捞到更多好处。这种打法,也最符合北莽的短期利益。
在出兵之前,北莽内部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讨论会。只有太平令和董卓,坚定地认为该先打北凉,再进军中原。他们的理由是,如果先攻打离阳西线,一旦北凉在背后偷袭,北莽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艰难处境。
最后还是慕容女帝一锤定音,命令董卓出兵北凉。
而在会议现场,就有一些老资历的部落首领,当场宣布拒绝出兵,率领手下军队返回各自部落。对于此事,慕容女帝大为恼火,当即命令拓跋菩萨率军,铲除这些不服管束的草原势力。
董卓则率领大军,全线攻打北凉,而他手下军队,几乎都来自于北莽南朝。
凉莽大战的主战场,就在西北第一雄城,名叫虎头城。虎头城城高墙厚,易守难攻。而为了拿下虎头城,北莽几乎是不惜代价的攻城,大批大批的军队先后赴死,城下尸骨累累。
北莽跟北凉相比,优势就在于家大业大,底子丰厚。如果双方作战,北莽能做到战损相当的话,北凉一定是血亏。即使北莽战死五十万人,杀光北凉三十万铁骑,慕容女帝也就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在大战一开始的时候,包括北凉将领在内,很少有人认为北凉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结局无非是能杀掉多少北莽军队,能拖延多长时间。而离阳则是坐山观虎斗,没有给与任何实质的支持。
跟董卓一起统兵的,是北莽十三位大将军之一的杨元赞,也是一名战功卓著的老将。
而董卓之所以一定要先打北凉,还有另一层隐秘缘由,就是他曾败给过另一位北凉将领,他要报仇。而曾经战胜过他的那个人,正是北凉褚禄山。
董卓和褚禄山,可以说是书中的一对生死冤家。
他们两个都是大胖子,一起被称为“.` 北董南〃¨褚”。在十几年前的一场战斗中,褚禄山曾正面战胜过董卓,还差点割掉他的脑袋。这一次,董卓率领四十万大军,又贵为南院大王,自然是要报仇。
说起这个褚禄山,也是书中顶重要的一个角色。他是徐骁的六位义子之一,绰号禄球儿。当年追随义父徐骁征战南北,为义父挡下十一剑。徐骁封王后,许诺他可犯十一死罪而不死。
褚禄山看起来不修边幅,是个只会领兵打仗的大老粗,可他却当真是粗中有细。他可以说是北凉少有的文武全(的诺的)才,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文化程度相当高。
只不过这个褚禄山,在整个离阳都是恶名昭彰,杀人如麻。谁要是落在他的手上,绝对是生不如死,论及折磨人的手段,天下人无出其右。对于北凉的绝大多数底层官员来说,宁可得罪徐凤年,也不敢得罪褚禄山。
只不过,整本书中,褚禄山看似最是薄情寡义,实际上却最是重情重义。他曾说过:“我褚禄山有洁癖,每天都要换一身华贵衣衫;喜豪奢,每天都要换乘骏马;嗜美食,每天都要厨子做出新花样。什么都换,唯独不换主子。我这一生,只认识一个徐字!”
所以,他只衷心于徐家,徐骁活着的时候,他衷心于徐骁。徐骁死后,他只忠心于徐凤年。”
ps:求全订!求自订!求鲜花!感谢各位彦祖们!犬.
第三百零二章 十万北凉血尚温【求全订求自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