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Adv(2, 0);
第490章 三国变法
郭开和素妃所猜测的没错,燕丹的确是为了变法而来。
变法不是说说就成的,而是需要根据国情量身定做,并且实施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乃至阻碍。
这就需要专业的人才来操作了,燕丹自认为没有这个能力,只能去找这样的人才。
现阶段天下间最强的法家人才无疑是秦国的黄天侯,其一手帮助秦王政塑造出了足以跟整个天下抗衡的底蕴,当世无人能出其右。
其次便是儒家的那位浩然,其浩然十句的大气魄让他都深感震撼。
而且那是一个让李斯和韩非都臣服的大才,其成就已经超越了荀夫子。
再然后便是李斯和韩非这两人了,虽然两人都出身小圣贤庄,但荀子的理念本就融合了法家的精髓,所以两人也算是法家的大才。
对于这点,天下所有的法家学士都是高度认可的,尤其是李斯在山东六国行走期间,根据六国国情着手操办了很多变革。
尽管都只是一些小幅度的变革,但那不是李斯的问题,而是六国本身的问题太复杂了,六国君王也并不坚定,无法给予全力的支持。
所以燕丹这次亲自来了韩国,先行会见了韩非。
韩非对燕丹的到来并不感到意外,甚至邀请燕丹对饮,站在新郑城的一处城门城楼上,俯瞰正在被重建的城池。
“我以为最先来的会是信陵君!”
摇晃着超大号酒樽中的美酒,韩非说起了那位信陵君。
会有人来找自己他并不感到意外,只是他预想中最先过来的应该是信陵君。
看样子信陵君果然堕落了,没有了当年的胆魄,魏国落在这样的人手中,未来堪忧。
“他现在已经是魏王了!”
燕丹笑着纠正了句,信陵君已经是魏国的王了,虽说现阶段魏国有些问题,尤其是失去了自身的那五万魏武卒后,让很多人都不免起了心思,魏国内部并不平静。
但有赵国的支持,足以镇压了。
“在我这里,他永远只会是信陵君,甚至这个封号都早就被除了。”
韩非眸光很冷,姨姥姥和表叔魏王增,以及整个大梁城百姓的死他不会忘记的,单凭这一点那信陵君就不配称王。
对此燕丹沉默了下,叹了口气,道:“我很羡慕你!”
“之前我本以为你会走上跟我们一样的道路,甚至做得如同秦王政一般完美,成为韩国的新王。
可你放弃了,我做不到伱这般洒脱。”
要说对当年杀害父王登位没点感觉,那绝对是骗人的,甚至他现在都不敢娶亲,就是担心会走上父王的老路,被自身的儿子臣子联手谋害,让燕国毁于一旦。
韩非没有言语,他知道燕丹的意思,显然燕丹最初也犹豫过,可仍然走上了那条道路,不管是为了燕国也好,还是为了私心也好,总归是走上去了。
“这是给你们准备的,也是我作为韩国九公子,最后能为韩国做的!”
沉默了一会儿,韩非拿起带来的三本厚厚的书册,最上面一本封面上写着一个繁体燕字。
他知道有人会来找自己的,为了变法强国,所以早早的就准备了这三份变法策略。
“燕,齐,楚!”
郑重的接过那三本书册,分开看了看,下面两本写着齐和楚两个字,显然是为他们燕齐楚三国准备的变法策略。
“山东六国中韩国的变法我已经在做了,赵国也有李斯师弟当年制定的强赵十策,只剩下了燕齐魏楚四国。
本来我也为魏国准备了一份变法策略,不过是给魏王增和魏太后准备的,之前我已经在两人的牌位前烧了。”
韩非淡然的解说道,最后更着重说了下魏国。
他对山东六国都有足够的了解,再加上与李斯合作,结合对方对山东六国的认知,最终制定出了全套的变法策略,更能形成一个整体。
可惜魏国那边是用不到了,就让魏无忌成为亡国之君,作为魏国的千古罪人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
这是对对方最完美的惩罚!
至于剩下的这三份变法策略是为了强大燕齐楚三国的,只有山东六国都强大起来,韩国才能有可能保全传承下去。
虽说希望不大,但这是他身为韩国公子必须要做的,也算是一份斩断,斩断与韩国的羁绊,过后带着红莲去秦国。
韩国的未来就看其自身的造化吧。
同时也希望六国的百姓在变法后能在秦国的冷战计划下好过一点。
那个冷战计划在猜出来并得到郭开的承认后,他就遍体生寒,甚至夜晚都会被噩梦惊醒,好似看到了在冷战计划下,山东六国的惨状,那比真正的战争还要恐怖残忍。
而那冷战计划是个阳谋,就算他看出来了,也无法破解。
这也是他决定在韩国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主要原因之一,他想让韩国未来在秦国冷战计划下能好过一些,让百姓不至于太过遭罪。
这是他唯一能做的,至于说彻底改变,那不现实,别说他了,就算六国君王也不会放弃与秦国对抗的。
因为不对抗就得失去一切,这是那些权贵王室和君王绝对无法容忍的。
至于说如此做会苦了百姓,百姓又何时被那些君王权贵重视过?
真要有重视的,孔圣和孟圣的理念也不至于被诸国君王所拒绝了。
“丹代表三国谢过先生!”
捧着那三本书册,燕丹郑重的躬身道谢。
有了这份变法策略,他们燕国肯定能变得强大起来。
其实当年在李斯来燕国的时候,他就想变法强国了。
因为燕国内部的弊病太多了,不变法根本没办法继续强大下去,甚至还会被拖累的越来越弱。
只可惜当时他才继位没多久,王权都不太稳定,没办法去支持变法,一直拖到现在。
当然,他其实也有等韩非被逐出韩国,然后过来招揽,让其加入燕国的想法。
只可惜他低估了韩国内部的复杂性,也低估了韩非才华对某些人的吸引力。
“我对你们三个国家了解的不算太深入,这些策略都只是一个大体的框架,需要你们根据自身国情和内部的一些隐秘问题自行完善。”
韩非受了燕丹的这一礼,随后解说了句。
变法非同小可,需要亲身过去实际调查了解,才能制定好所有细节。
哪怕他现今对韩国的变法也是一边实施,一边根据实际情况,乃至各地的差异不断调整修改。
自己没去过燕国和楚国,自然不可能做的太过细致,只是弄出一个大体的框架,就如同李斯当年给赵王偃的强赵十策一般,或许要更加详细一些,但都没有规定细节方面。
这方面就让三国自行发挥吧。
只是三国能将那些变法策略实施多少他就说不准了,希望三国君王都能有点魄力吧。
“先生和李斯先生都选择了秦国吗?”
燕丹还有些不甘,秦国已经有了一位黄天侯,若是再加上这位韩国九公子,必然会更加强大。
这种智者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价值要远远超过一名顶尖强者。
就如同那黄天侯,其本身的实力虽然强大,但真正让他们畏惧的是对方的智慧,其短短十数年就为秦王政打造出了那样浑厚的根基,要是再继续发展下去,他们山东六国哪还有活路。
现在又有了李斯韩非,乃至那位儒家浩然的加入,秦国未来能壮大到什么程度,他着实无法想象。
叹了口气,韩非目视着重建中的新郑城说道:“我内心其实很矛盾,从感性上来讲,韩国是我的国,我的家,我应该让韩国延续下去的。
但从理性上来讲,乱世必须终结,否则延续下去只会造成更大的灾难和悲剧。
而且自从周国被彻底覆灭后,这个天下就已经失控了,就算不是秦国一统天下,也会有别的国家完成统一,本质上并没有区别。”
乱世肯定是不对的,尤其是即将彻底失控的乱世。
浩然兄有句话说得好,宁为盛世犬,不为乱世人。
乱世的危害太大了,必须终结。
这也是他最终同意去秦国的一个主要原因,就让我韩非用这一身所学,给天下万民一份安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