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节(1 / 2)

暴怒:无端憎恨他人,意欲伤害惩罚他人。

懒惰:缺乏责任感、怠惰、逃避现实。

贪婪:过分追求不属于自己的食物,尤指金钱和权力。

暴食:沉迷享乐不思进取。

色欲:放纵自己的肉体欲望。”

说完,李长生又补充了一下贪嗔痴的解释,

“贪嗔痴出自佛教,三毒,又称三垢、三火。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

贪,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

嗔,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

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

“其实,无论是七原罪,还是三垢火,都是对人本身欲望的解剖,只不过是从不同角度的分析罢了。”

“师傅,你好厉害。”

听完李长生的解释,李寒衣忍不住赞叹道。

李长生翻了下白眼,说道,“你当我这些年是白活的啊。各大王朝的佛宗道教,我都去过。

就算再怎么愚钝,多听几遍也记住了。”

“那师傅岂不是要比佛陀还要厉害?”司空长风有些惊讶。

“知道并不等于理解,理解也不代表接受,接受也不是感悟。感悟也不一定通透。

就是这样。”

李长生不愿意再继续说下去了。

——

台上,塑封继续说书,“徐凤年收到了武道指教之后,又询问起,‘老方丈去北莽,可是为灭佛一事?’

老僧点头,感慨道:‘去北莽却不是要妄自尊大想感化那一心灭佛的北莽皇帝,只是想与僧人说一说金刚经,不知天命,尽人事。

北莽王庭要灭佛,没了寺庙没了香火,没了佛像没了佛经,在老衲看来,都行。但若是僧人数十万,人人丢了佛心,这个不可行。’”

“临分别之际,老和尚对徐凤年说道:‘公子若是不急着赶路,可以往西北方向走四十里,有一座峡谷,稍作停留,兴许能有一段善缘。’

对于高僧说的话,徐凤年自然是要照做了,对他来说,有便宜不占是混蛋,他乐呵呵就去了。

果真见到一处延绵不见尽头的深邃峡谷,可却没看到机缘在哪!

等了一会,徐凤年突然感受到脚下大地震颤。

他转头望去,就见到峡谷涌进来成千上万头野牛,而在峡谷的另一头,正好有百十号牧民骑着马,手里牵着牛羊。眼看着牛群冲过来,这些人肯定要被踩成肉泥。”

“徐凤年知道凭他的能力,要想挡住野牛群,无异于痴人说梦,可他也知道,这是老和尚留给他的一份考验,看他的人性如何,面对无辜之人的死活,他这位未来北凉王会怎样抉择?

眼看着野牛群越来越近,徐凤年一咬牙,决定救人。

他先是冲下去把牧民中的小孩抱起来,带到峡谷顶上,一口气抱起了二十几个。

可此时牛群已经到了眼前,徐凤年再次一咬牙,选择以肉身挡住野牛群。

他当初曾跟大雪坪的轩辕敬诚偷学过一招,他便用这一招‘起手撼昆仑’阻挡野牛前冲,冲在最前面的野牛,瞬间被炸成肉泥。”

“而就在这时候,老僧原路返回到峡谷之中,对徐凤年的表现很满意,他眼神慈悲,双手合十道:‘此子大善。’

徐凤年用尽了各种办法,尽量阻碍野牛前冲,给其余牧民赢得逃跑的时间,而他自身也不好受,伤势加重,已经在崩溃的边缘。

直到此时,老和尚才选择出手,他手持禅杖,如同仙人御风而行,轻声叹息道:‘忘我时不计生死,满腔血性,是匹夫之勇。清醒后明知有所不为,仍是不忘有所为,可知根骨本性。’”

“老和尚一手抓住徐凤年,将他送到安全位置,然后轻声道:‘殿下救人在先,老衲明知杀生是错,也要拦下野牛群。’

身披袈裟的老和尚落地后,将禅杖轰然插入大地,他面朝如潮水般的牛群,使出了佛门的狮子吼。

声如迅雷疾泻,名动数里以外。

两禅寺龙树圣僧,演法无畏,如来正声,有狮子吼,慑伏众生。

野牛群顿时停下前冲,原地寂静,后面野牛都仓皇逃走。

峡谷内血流成河。

老和尚愧然低头,双手合十。”

“徐凤年见到这一幕,很想再来一句,‘技术活,当赏’,可他已经没了说话的力气,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在徐凤年昏迷间,老和尚取出一个白碗,又用手指在自己胳膊上划了一道口子,装满一碗金色血血液喂他喝了下去。

其实,这才是老和尚所说的机缘,在这之后,老和尚就此离去,临走前说了一句,‘恭喜殿下初入大金刚境。’

自此,徐凤年获得机缘,跨入金刚境!”

ps:求全订!求自订!求鲜花!感谢各位彦祖们!.

一百三十五章:姜泥御剑救凤年;老剑神万里借剑邓太阿【求全订求自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