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尘继续说道,“说完了前三场激烈的战斗,再说这第四场战斗,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兵不血刃。
在陈芝豹离开之后,北凉还有一件大事发生,就是徐骁亲自处死了两名义子。
徐骁一生之中,共有六名义子,其中最惊才绝艳的无疑是陈芝豹。
而他还有两名义子,虽然不是对陈芝豹惟命是从,但都希望陈芝豹能够接手北凉军权。
可是,只要徐凤年还活着,陈芝豹就名不正言不顺,为了能达成目的,在徐凤年孤身赶赴北莽的时候,他们雇佣盲女薛宋官前去刺杀徐凤年,最终失败了。
这些事,徐骁其实都知道了,虽然他也不忍心,还是下令处死了两名义子。可徐骁毕竟不是心狠手辣之人,还是善待了两位义子的家人。”
“原来是他们买徐凤年的命啊!”
众人恍然大悟。
当时徐凤年在北莽找到苏酥,答应帮他们复国之时,便在雨巷中遇到了薛宋官,接下薛宋官的三招不死。
当时苏尘说是有人花费千两黄金买徐凤年的小命,但也有人花费千两又要保徐凤年的小命。
所以最后才是薛宋官说三招杀不死徐凤年便不再对他动手。
“那苏掌柜的,既然是徐骁这两位义子买徐凤年503死,又是谁买徐凤年活呢?”
“这两位义子买的是先手,后手则是褚禄山。
因为这位目盲女琴师收了银钱就没有食言的说法,所以禄球儿那一千两花得有些吃亏,只是让她点到即止。
故此,徐凤年在北莽能不能活下来,还得拼上一拼。”
“竟然是那个瘟神。”
众人恍然,虽然众人对褚禄山的印象不好,但这禄球儿对徐凤年确实是真的好。
不过,这两位义子谋害徐凤年是受到陈芝豹的指使吗?
苏尘对于徐骁这两位义子并没有多少描述,因此,台下人再度询问。
“苏掌柜的,这两位义子又叫什么名字?他们谋害徐凤年是受到陈芝豹指使吗?如果是的话,他们为何不跟着陈芝豹一同离去呢?
还有,如果是陈芝豹要杀徐凤年的话,你刚刚为何又说陈芝豹没有对徐凤年动手呢?”
苏尘点了点头,这个听众听书确实很认真,想了想便答道,
“徐骁的这两位义子,名叫叶熙真和姚简。”
“叶熙真同禄球儿一样,各自统辖北凉一半的谍探机构。但他同时也是徐骁当年的两大谋士之一赵长陵的弟子。
赵长陵死前一直很看好芝豹,觉得他只要能掌握北凉铁骑,别说一统春秋,就是以后吃掉北莽也不在话下。
所以叶熙真继承了他师傅的遗志,加上当年赵长陵与李义山关于立国之辩徐骁选择听从了李义山的话,叶熙真就想着为师父争一口气,证明李义山错了,证明李义山不如赵长陵。
因此,他才如此这般对付徐凤年。”
“至于姚简,一直对黄龙士那句白衣一并斩蟒龙的说法深信不疑,他打小就一根筋,又想成为北莽麒麟真人这样的国师,还有为天下道统续香火的宏愿。
因此,才会坚定不移地支持陈芝豹。”
“最终,这才导致了现在的状况。”
“徐骁命人端了两杯毒酒,放在了他们的身前,然后便从大门离开了院子。
他们两人也自然明白自己结局,没有狗急跳墙,反而很洒脱。
两人不约而同喝尽了杯中酒,闭上眼睛轻声呢喃道:‘愧对了义父。’
两人喝尽两杯酒,然后同时跪向大门方向。
不久,便毒发身亡。”
——
“也是两个有志向的好男儿。”
台下人们叹息,“只可惜,站错了队伍。”
“倒也怪不得他们站错队伍,毕竟在徐凤年与陈芝豹相比,确实差距太大了(bafb)。
一个是累累战果打天下出来的,甚至于还成就了儒仙境界,踏步陆地神仙。
一个则是一个纨绔世子,只知道花天酒地、雪月风花的。
两人的表现实在是天差地别。
若是给我们选,也会选择陈芝豹的。”
“只可惜,徐凤年毕竟是天命之人,站错了队伍,就意味着要付出代价。”
“他们这两人,其本意也都是好的,一个是为师傅证明,一个是想要成为国师。这才都选择了支持陈芝豹。”
“估计徐骁失去了两个义子,也一定会很心痛的。”
“确实,都是跟着自己打天下过来的。
儿子谋害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人们惋惜道。
苏尘继续说道,“在这之后,徐骁亲率一万大雪龙骑军赶赴西域与北凉边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