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节(2 / 2)

听完苏尘的说道,李寒衣总算是松了口气,还好温华算是有个不算完美但还算圆满的结局。

李寒衣感慨道,“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走到生命尽头时,总归是尘归尘土归土。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诱惑,保持初心说来容易,做到却很难。

很多人一不小心,就成长为了年少时最讨厌的模样。

温华的遭遇,跟大多数普通人的一生,何其相似。

普罗大众,没有徐凤年那样显赫的身世背景,没有李淳罡那样无与伦比的天赋,有的就只是对于梦想的执著追求。

在追梦的过程中,尤其是距离梦想成真只差一步,却偏偏跨不过去时,真的很难守住心中底线。”

“可温华不一样,他始终有着自己的风骨,有一根打不断、掰不弯的脊梁。他跟那些恃强凌弱的人不一样,他的眼神始终清澈。”

司空长风点了点头,表示认同,“雪中的江湖里,满是骤然富贵就开始作恶的人,他们在江湖里沉沦,被利益和欲望迷住了双眼。

黄三甲算天算地算人心,却唯独算错了温华。

他以为给了这个穷小子心爱的女人,又教会了他两剑,就能让他背弃自己的兄弟。

可到头来,黄三甲小瞧了他温华!天下苍生小瞧了他温华!

他们以为,温华这样的小人物,终究会在浑浊的世道里迷失本心,抛弃心中坚守。

他们都错了。温华让他们失望了。

可温华却没让江湖失望!”

“温华入江湖时,其实只是个追求梦想的小痞子,甚至可以说,在遇到黄三甲之前,他根本就不是一名剑客。

可在温华眼中,徐凤年就是徐凤年,不是世袭罔替的北凉王,只是那个当初跟着他和老黄在江湖厮混的落魄人小年。

在温华眼中,徐凤年是他兄弟,那便一生一世都是他兄弟,不论身份高低贵贱。

在温华眼中,江湖就是江湖,江湖就该有侠气和义气,千金不换〃.。”

“正是因为温华眼中的世界,始终不曾改变。他不屑于同流合污,于是他有了傲气,他不屑于背信弃义,于是他有了傲骨。

温华守住了初心,他一生问心无愧,无愧于兄弟,无愧于本心,无愧于梦中江湖。”

“人生得一温华做兄弟,此生无憾也。”

司空长风说着,喝了一杯茶水。

又嫌弃茶水不够辛辣,便又掂起从百里东君那里顺来的酒,猛地灌了一口。

这才痛快一些。

李长生喝了一口元气茶,幽幽说道,“一个生来富贵的人,假如瞬间失去了全部财富,可能并不会特别痛苦。

可像温华这样,先是困苦,继而骤然富贵,见过了人间最高处的风光,然后又失去一切的人,反而是最痛苦的。

因为见过了人间最高处的风光,直接从云端跌落到尘埃,有了落差才最让人难以接受。

当那个三流帮派的弟子,对他又打又骂,说他不配用剑时,温华心里又该是怎样的悲凉?

可以想象到,每当午夜梦回,温华必然会怀念京城的繁华似锦,必然会怀念李白狮的倾城容颜,必然会怀念仗剑走江湖的日子……

可他的身上,没有看到自暴自弃,没有借酒浇愁,他断手断脚,却依旧乐观向上。

从一个最没出息的店小二做起,靠着一步步的努力,终归还是收获了幸福,娶了一个好老婆,生了一对好子女。

即使跌落尘埃,只要踏实肯干,相信生命中没有过不去的坎,依旧能够浴火重生。”

“温华初入江湖时,跟许多年轻人一样,想要闯出一片天地,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不枉此生。

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欲封侯。

这句话道出了普通人的心声,似乎在所有人的印象中,唯有成就一番伟业,才算是成功。

可真是这样吗?

当温华返回家乡后,当他听见哥哥说出那句‘我弟弟回家了’、嫂子说出那句‘回来就好’时,顿时觉得家人的温暖,要远胜过江湖上的勾心斗角!胜过千万次的仗剑江湖!胜过无数个陆地神仙!”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终究会尘归尘土归土。

很多时候,珍惜眼前人,远比飞得多高、走的多远更重要。

当温华在家乡小镇遇到能陪他共度余生的妻子,夕阳西下,他就这么静静的看着她的侧脸。

这辈子不握剑了,握着她的手,这样的日子再好不过了!

于是温华说一生不练剑,就一生不练剑。

于是温华仗剑入江湖,折剑出江湖!

温华入江湖时初心不改,出江湖时问心无愧。

江湖健忘,兴许过不了多久,就会忘记曾有一个剑客手拿木剑,名叫温华。

忘了就忘了吧!”

人们感慨万千。

哪怕是齐天尘,也不免有些动容。

这样平淡的人生,几乎是遍地都是,但偏偏从苏尘口中的说出来的温华,让人心疼。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