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域烂陀山,有一个年纪过百的老和尚,枯坐了几十年,却突然醒了过来,可醒来之后就发疯了。”
“五九三”“下山后,他就一路狂奔,越跑越年轻,竟是渐渐恢复成了四十岁的相貌。而且他行为无常,有时候善心发作,会割肉喂鹰,给普通人讲佛法,做些类似于扶老奶奶过马路的好事。而当他恶性发作的时候,又会随意杀人,在江湖上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
“懵懵懂懂的老僧一路东行,某天来到一座青山,风撼松林,声如波涛。”
“心神所致,飘上一棵古松,眺望远望,听闻松涛阵阵,足足一旬之后,才沙哑开口,‘松涛’。”
“一个死死记住的刘字。加上此刻松涛如鼓。”
“老和尚已经不老,貌似中年,四十不惑,对这位东行万里忘却前尘往事的烂陀山僧人来说,这一刻确实称得上是不惑了,面露笑意:‘刘松涛’。”
“这身份却是不言而喻了,正是那春秋之时的大魔头,刘松涛。”
“当年刘松涛突然消失,说法众说纷纭,最可靠的说法乃是被龙虎山大天师所杀。”
“但是实际上,他并没死,而是去了烂陀山削发为僧,这次不知道什么原因,他再次走火入魔,成了半魔半佛的存在。”
“若是以前的江湖,说不得又是一场血雨腥风。”
“可如今的江湖,跟刘松涛一人横行的时代已经不同。江湖上宗师的数量和质量,也不可同日而语。”
“面对这尊杀人狂魔,江湖中也是自发出现一大批高手,前来拦截。”
“第一个出手阻拦他的人,就是白衣僧人李当心。”
“李当心不愧是有大金刚体魄,他简简单单的跟刘松涛对撞在一起,不分胜负。”
“疯和尚可能已经忘记,但中原江湖已经是风声鹤唳,除了举世闻名的白衣僧人率先试图阻拦这个年轻僧人的脚步。”
“随后还有吴家剑冢当代剑冠吴六鼎仗剑拦路,被疯和尚一撞便撞溃散了剑势,之后前奔脚步之快,甚至快过了吴家驭剑,将那吴六鼎远远的甩在了身后。”
“再之后,便是龙虎山年轻一辈,这位传闻是天师府初代天师转世的赵姓道人。”
“却不曾想被这僧人一撞便也是同步后退,坚持八十里之后,赵凝神便侧身让开。”
“任由疯和尚继续大笑前行,而赵凝神则迅速盘膝坐地,七窍流血,服下一颗龙虎秘传金丹这才勉强止住伤势。”
“整座江湖都忌惮此僧的气势如虹。”
“直到在一条大江畔,疯和尚停下身形,跟当初感知白衣僧人李当心在前路如出一辙,咧嘴一笑,然后蹲下,掬起一捧水,低头凝视手心浑水,如同寻常人物捧住滚烫沸水,匆忙洒落在地.上,站起身茫然四顾。”
“那一刻,年轻僧人泪流满面,扪心自问:‘我在这里,你在哪儿’?”
“这条南北向的大江名青渡江,江水喧腾江面阔达二十丈,相传道教上古仙人曾在此乘一叶青苇载人渡江。”
“年轻疯和尚的直线东行,让江湖人士摸准了大致路径,早早就有一堆看客在此等候。”
“原本零散而站,后来不由自主就汇聚在一起,委实是忌惮那僧人的势如破竹,生怕给无辜撞杀了去,死的委实窝囊。”
觉得一伙人扎堆,活命的机会要大一些,就算真倒霉到踩在了那条直线,也是大家一起死,黄泉路上好作伴。”
“于是五六十人抱团聚集,鱼龙混杂,有成名已久的江湖豪客,有藏头缩尾的绿林好汉,有才入江湖的无名小卒,有中人之姿便已让人很是垂涎的年轻女侠,几对宿怨仇敌,这会儿也顾不得拔刀相向,可都暗中提防. 0”
“已经闯下滔天凶名的年轻僧人一个骤然停顿,就让那些以为这个无用和尚会径直过江的看客心头一颤。”
“只怕他会像个行人似的,见着一个碍眼蚁穴,就要伸出一脚碾死他们。”
“不过接下来一幕让众人如释重负。”
“甚至还不止,更有莫大的意外惊喜,只见僧人面对的青渡江对岸来了一袭陌生白衣。”
“视线模糊,雌雄莫辩,只见一脚跨江,恰好年轻僧人捧水自照后也回过神。”
“脚尖一点,掠向江面,两人一触即散,一直所向披靡的疯和尚竟然被白衣人一脚斜斜踏在光头之上。”
“白衣人衣袂飘飘,飘回东岸,每一次踏足泥地都是一声闷响,疯和尚也跌荡回西岸,身形既像醉汉踉跄又像戏子抖水袖一般。”
“一踏之威,汹涌江水顿时一滞,等到两人落定,才恢复奔势。”
“袈裟破败的年轻僧人毫不犹豫展开第二次渡江,白衣人不约而同跨江拦截,这一次后者一脚5.1狠狠踩在僧人胸口。”
“一众吃瓜群众顿时瞪大了眼珠子,眼神死死的盯着那年轻人和僧人的身影,生怕错过了一招半式。”
而除却这些剧情中的吃瓜群众,天下茶楼内的吃瓜群众也是吃的那叫一个痛快。
“那僧人便是那大魔头刘松涛?天门二十年不开的罪魁祸首?”
“说起来,老剑神倒是算是间接死在他手上的,若不是他惹得天意震怒,老剑神何需以身剑开天门啊!”
听到这番讨论,一群听众也都是纷纷附和,表示说这话的人说的没毛病。
苏尘看了一眼台下,心中盘算着时间,觉得差不多了。
ps:求全订!求自订!求鲜花!感谢各位彦祖们!.
第一百九十二章 奖励大丰收,百里东君归来。【求全订求自订】
啪!
苏尘的惊堂木往书案上一拍,只听一声脆响。
苏尘沉声说道。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