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一个时辰的鏖战,
杨凤大军丢盔弃甲,狼狈而逃,
留下一座大营,
与成堆的粮草辎重,
以及数千人的俘虏,
等大军集合,
开始清扫战场,
李存孝跪拜在刘如意面前,
愤恨道,
“气煞我也,居然叫杨凤这厮跑了,主公,都怪末将办事不力,请您责罚。”
“存孝不必自责,你区区三千人,杀得杨凤万人溃逃已经是立了大功,何罪之后,当赏赐才对。”
“子龙、存孝都立了大功。”
刘如意哈哈笑道,
不远处,
郑浑率领其子郑袭以及千余上党汉军而来,
看到杨凤大营被劫,郑浑便知大军已到,
于是领兵出城作战,
与刘如意里应外合,前后夹击,大破杨凤所部,
来到刘如意面前,
郑浑激动道,
“承蒙王爷搭救解围之恩,下官代表长子百姓感谢王爷。”
“郑郡守不必拘礼,你我皆是大汉忠良,理应同仇敌忾,攻抗贼军,眼下杨凤大军南逃,必定与包围泫氏的敌军汇合。”
听罢,
郑浑面露愁容道,
“今日杨凤虽败,但只需十余日功夫,他们又能卷土重来,黑山军长期盘踞在上党郡的泫氏、高都一带。”
“眼下于毒的大商国势大,奉命攻打上党的杨凤将此前的黑山军张缘城部全部纳为己用,势力更大,拥兵七八万之多。”
“想要彻底剿灭匪患,必须将贼首杨凤与张缘城一同除掉。”
刘如意颔首道,
“文公先生所言甚是,我欲率军南下,解除泫氏之围,诛杀杨凤、张缘城,还上党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话音落下不久,
在郑浑身后,
一名身材高大,相貌俊朗的青年站了出来,
拱手抱拳,恭敬道,
“定襄王麾下有精兵强将,杨凤定然不是敌手,可是以寡击众,难免损伤,老师,学生有一计,或可助王爷破贼。”
闻言,
郑浑不以为意,
呵斥道,
“伯达,王爷面前,不可失礼妄言。”
“王爷莫怪,这是在下学生。”
“原来是文公先生的高徒,有何计,不妨直言。”
得到应允,
被称为“伯达”的青年大喜,
开口道,
“王爷,据小人所知,张缘城此人贪婪,且口蜜腹剑,两面三刀,原本在上党一人独大,但他迫于杨凤势大,不得不臣服。”
“眼下杨凤新败,军心不稳,我们可以暗中联系张缘城,许诺重利,挑动他与杨凤之间的矛盾,令他杀杨凤投诚。”
听罢,
众人都感觉此计过于大胆,
郑浑当即反驳道,
“张缘城在上党郡作恶多年,我数度征讨未果,他与我有着深仇大恨,与他合作,岂非与虎谋皮。”
“现在想要说服他投效大汉,简直是难如登天,此去之人,就是羊入虎口,九死一生。”
“老师,学生不才,愿意充当说客,前往说服张缘城。”
刘如意沉思起来,
此乃二虎竞食之计,
虽然凶险,但是收益极大,
若能成功,
可兵不血刃的解除泫氏之围,消除上党匪患,
就算失败,
最多害一人性命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