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
在场大部分人都是一脸吃惊,
袁绍面露迟疑,
看向了不远处的曹操,
问道,
“孟德以为允诚之策如何?”
稍稍犹豫片刻,
曹操起身道,
“此计虽然鲁莽,但并非不可为。”
一旁的袁术冷笑道,
“可笑之极,你们以为董卓是张让、赵忠之流,他可是西凉的大军阀,手中有湟中义从、秦胡兵、西凉铁骑、飞熊军等精锐部队。”
“麾下更有徐荣、李肃、段煨等西凉猛将,加之刚刚收服的吕布,以及大将军旧部王匡、张璋,想要杀他,岂非自寻死路。”
袁术的话宛如一盆冷水泼在众人头上,
现在董卓手中有着接近二十万的兵马,
堪称大汉第一大的军阀势力,
何人不畏惧,
与之前攻打皇宫、诛杀十常侍相比,
刺杀董卓的成功率太低了,
而且一旦失败,
将面对西凉军无穷无尽的报复,
谁人敢拿身家性命去赌一把。
众人一时静默,
袁绍站出来安抚道,
“允诚,此事需要从长计议,不可急于一时。”
鲍信听之,
叹息道,
“董贼此时虽有兵权,却根基不稳,若不尽早除之,待他拉拢百官,党羽丰满之际,再想除之可就难上加难了,不过无人响应此计,也只得作罢。”
“我知除贼必有兵乱,大将军此前便吩咐我与王匡等人去各州郡募集新兵,既然事不可为,允诚请求前往家乡泰山郡募兵。”
袁绍应允下鲍信的请求,
后者抱拳告罪,
离席而去,
很快,
刘如意就看出来了,
这些人都只是泛泛而谈,
干动动嘴巴的活还可以,
若是真要他们与董卓等人拼死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人群中低调的荀彧、荀攸叔侄引起了他的注意,
对于这两位鼎鼎大名的人物,
他岂能放过,
出言问道,
“荀氏八龙之名,执友早有耳闻,不知道出身颍川颍阴的文若、公达两位先生有何高见。”
被堂堂云中王请教,
众人目光一下聚集在他们身上,
荀彧清了清嗓子,
不疾不徐道,
“王爷,依在下愚见,若想除贼,必先以身事贼,董卓势大,若不能快刀斩乱麻,唯有徐徐图之。”
人群中立刻有人嗤笑道,
“文若先生叫我们投身在董卓门下效力,这岂不是助长贼势,让董卓在朝堂上更加无法无天,目空一切。”
一旁的荀攸则解释道,
“董卓势大,却并非铁板一块,他最倚重自己的西凉嫡系,定会打压并州、雒阳两系,期间必然滋生嫌隙,我等只要抓住机会,从董卓内部分化,大事可成。”
闻言,
众人豁然开朗,
荀攸三言两语便点破了董卓的弱点,
那便是手下人心不齐,
袁绍、曹操等人立刻对荀彧叔侄高看几分。
翌日,
曹操邀请了荀彧、荀攸叔侄,
以及刘如意前往天香楼一聚,
“曹大人好雅兴,刚刚才下了朝会,居然有闲心带着我等来天香楼寻欢作乐。”
荀攸轻抚胡须,
看着楼间来往的莺莺燕燕,
忍俊不禁的笑道,
他与荀彧都非酒色之徒,
只是看在曹操与刘如意两人的面子上才受邀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