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虚道:“二哥若下定了决心,可以持此书信,前往那乌金国去,那国君必会鼎力相助。”
说罢,林虚将来时路上准备好的书信递给了白蛇君。
白蛇君收了书信,道:“我自晓得。”
黑风怪摇头道:“老三本就是个不着家的,这下连你也走,却是无人吵我清梦了。”
白蛇君道:“大哥放心,此去不过尽一番心力,不日便归。”
林虚道:“北地路途艰险,更要渡过北海,腾云驾雾难免力有不逮,我结识过一个朋友,乃是北海上的一头大鲸,它会愿意载二哥一程。”
“知道了。”
说完了这事,林虚突然想起来了小乞儿,问道:“对了,我那半个徒弟呢?”
林虚心中还是将小乞儿看做朋友来的,故只说是半个徒弟。
黑风怪瞪大了眼睛,道:“走了!”
“走了?”林虚语气满是疑惑。
黑风怪道:“他非要学你,要去四海游历一番,两年前已经往西边去了。”
第二百一十四章 婴儿
听到小乞儿是往西边去,林虚不由得摇了摇头。
这个小乞儿身上没甚本事,也敢一个人乱闯,不过转念一想,自己当初也不过一介末流,不也是走南闯北了吗?
林虚很快便释怀了,索性由得那小乞儿去了。
三兄弟闲聊着将酒饮干净,各自大睡去了。
第二日,白蛇君告别了林虚和黑风怪,独自往北去了。
这一去,教化万民,育学子一千,开枝散叶创学院五百,北俱芦洲之人,称呼其为‘夫子’。
林虚在黑风山又陪了黑风怪几日,最终也要离去。
离别之际,黑风怪只是挥了挥手,打了个哈欠,自己回洞去了。
林虚笑了笑,一路朝东而去。
依旧是时而步行,时而驾云。
一日,林虚突然行至一处,见此山颇为眼熟,于是按下云头,到那山上徘徊了一圈。
林虚脑海中突然回忆不起来这座山自己何时来过了,突然脚旁的泥土一松,从里头钻出来一个半截高的老头来。
乃是此山的土地。
那土地见着林虚拱手道:“小老儿真是等苦了道长,竟是不曾再来。”
林虚见到那土地,顿时回忆起来了,惊喜道:“原来是你。”
此山是昔日林虚第一次走出黑风山时,第一次遇见了其他妖怪的山。
山上有一洞,乃唤甘味洞!
那土地埋怨道:“道长,你可是害苦了我啊,教我上报天庭有甚魔君,可天庭听了却是不为所动,我本也不再想管,但又记得道长你的嘱托,不敢擅自离开那洞,只能日夜守着,至今已二百七十载了。”
林虚一听,顿时慌了,自己居然是忘了这一茬,急忙躬身赔礼道:“辛苦了土地爷,是凌虚子之过,恕罪恕罪!”
那土地摇头道:“免了免了,现在你既然来了,那之后可就交给你了,老年人却是守不住了。”
林虚急忙道:“合该如此,土地爷快请歇息。”
说罢,那土地钻入土中消失不见了。
林虚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转身来到那甘味洞前,手轻轻一挥,自己两百多年前设下的封印如蛛网般被轻易撤去。
步入洞内,那口棺材正在深处。
只是那口棺材已经破烂不堪了。
林虚坐在棺材前,尴尬地笑了笑,想到很久以前的自己,闹了这个笑话。
所谓魔君,乃道之所阻,非有实也。
当初林虚对大丹直指是一知半解,却是闹了个笑话出来,以为那十魔君真实存在,还教人土地守住此地,真是可笑!
现在,林虚修得仙道,故地重游,心中泛起波澜。
林虚笑着摇了摇头,起身离开了。
出来山洞,驾上云端,林虚突然奇想,顺着很久以前去东胜神州的路,再飞了一次。
路过故地,却道是:
浮云扫过千秋叶,世道艰难多变迁。
万般变故几多逢,唯有日月照在天。
物是人非早也!
林虚最终驾云南去,来到那南部人间。
依旧是化身成了一个云游的道士。
这次,林虚带了银两,寻了个手艺人,教他做了一个渔鼓。
林虚手抱渔鼓,流连人间,唱着道情。
茫茫人海,林虚自是表面化身成个唱道情的野道士,实际上则在暗中观察众生。
遇见良善的,林虚便暗中助他一臂之力。
遇见作恶的,林虚总是人前显圣,试图教化其不再为恶,但如此做,得教化者不过二三,多的依旧是幽冥界内刑罚伺候。
林虚此番以往,流连人间,竟是眨眼一过两百年。
这两百年,林虚腰间揣着金牌,却是留下了不少的传说。
南部民间有言:
劝君莫行恶,举头三尺有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