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节(2 / 2)

卢公子将怀中的一大堆纸扔在卢大人的书桌之上,道:“这些!这些!”

卢大人笑了,“你也看见了?”

卢公子点了点头,问道:“是什么人!”

卢大人道:“不知,先前只是个乡下的无名书生,可不久前那乡下的知县将他推荐给了我,我一开始只以为那知县是收了银子想让我帮忙提点一下,于是也就安排他给我府邸做个文书,可没想到......”

“有一天!我看见他在写诗,写文章!你知道他写的东西多么惊艳吗?你爹我昔日也曾为探花,自认水平不低,可在他面前,我只感觉十个我提笔也不如他一人提笔!”

卢公子道:“爹!这人是奇才啊!”

卢大人点头道:“是啊,只怕千百年难遇一个的奇才!我已经与他说好了,让他做我的门生,明日便让他去青云亭一笔留名,再安排一下的明年的科考,依他的水平,头名必中!”

卢公子道:“好!可是,爹,他为何一直在写?”

卢大人听到这话也无奈道:“或许这就是才情过甚,致使疯狂吧,不过无妨,只要他能写好文章,无非也就是供点纸给他。”

卢公子道:“好,明日!我便安排他去青云亭!”

卢大人道:“多找几个人去帮忙排队,行方便是行方便,可是规矩不能坏。”

“是!”

卢府的客院内,那灯火通明的房间中。

蓬头垢面,双目血丝的年轻人正在奋笔疾书,可是一同滴在纸上的不止有墨水,还有着年轻人的嘴角的口水。

他提笔来,洋洋洒洒便是一挥,一句千古佳作的诗便跃然纸上。

如此才情,只怕文曲降世才可比拟。

一个颇有才气的文人纵其一生,作诗千首,不过尔尔。

而这年轻人笔下的诗,早已不知道是第几千首了。。

他还在写。

“停!停.......”

从他的喉咙里,沙哑地挤出了声音。

可这声音太过小了,甚至被那笔写在纸上的声音还小。

年轻人的手上,已尽是乌黑的墨水,拿在手中的笔杆上,也尽是墨水。

这墨水正将年轻人的手和那笔杆浸染,仿佛染成了同一种颜色。

同一种颜色,看上去又似同一件东西。

他的手和笔岂不是已融为一体。

终于,这年轻人猛然醒过来,另一只手迅速将自己提笔的手按住,然后用力一扯,将笔从手上抽离。

随着手与笔的分离,连接了二者,早已风干成的墨也随之四散开来,飞落至了满屋子的纸张上。

年轻人瘫软在地,颤抖着抬起自己的右手。

鲜血不断流了下来。

那落在地上的笔上,笔杆上还有一块人血沾在上面,然很快被一阵淡淡的金光蒸干。

年轻人急忙将手包扎了以免被人发现。

然后,他便静静坐着,看向那笔,却没有一点想要拾起它的意思。

于是,他睡着了。

第二日天亮,一个下人叫醒了他。

“公子!公子!”

他睁开眼睛,立即慌乱地满地寻找起来,在堆了一地的白纸之中,终于找到了那只笔。

“公子!”

那下人见半天没人回应,便推门进来,看见这年轻人趴在地上。

“公子!快快快!随我们来,今日便是你上青云亭一诗成名的时候了,可不能这个模样,快去打理打理!”

年轻人点了点头,木讷地随着下人去了。

在一众仆人的帮助了,他焚香沐浴,还了新衣。

取来镜子一照,镜子里的他年少风度,又见端雅,哪里还看得出几个月前,他还是个乡下的穷酸书生?

卢大人来了。

“好!不亏是天底下的头等一的才子,这番模样却是潇洒哩!”

年轻人苦涩一笑。

卢大人拍着他的肩膀道:“今日便是你成名之时,莫要叫我失望啊!”

年轻人点着头,回到屋内,看向了那依旧在地上的笔。

他正欲伸手去,可一幕幕恐怖的回忆瞬间涌了上来,他正迟疑,那卢大人的话在耳边响起:

“今日便是你成名之时。”

年轻人咬了咬牙,将笔捡起,捧在手中,低声道:

“帮我写诗,帮我写诗!”

那笔道:“好啊!”

青云亭,青云亭,人心随青云,青云何时停?

卢公子一大早便找了好几十个人在青云亭外排着,直等到了府中传来了消息。

“公子,他们动身了。”

“好,教他们路上快点,不然我安排的人都快排完了,那些考官可不讲人情的,你对不上马上就赶你走。”

终于,在卢公子安排的人只剩下了几个时,卢府的马车来了。

马车上走下来一个穿着干净衣服,手里却握着一杆看上去颇为老旧又乌漆墨黑的笔。

卢公子急忙上去将那人牵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