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节(1 / 2)

她上车以后,左右看了一圈,确认这辆车确实很古旧,车型也比一般的巴士要小一点。

车子慢慢的行驶在偏僻的路段上,周边都是稀疏的树木绿化带。

车窗外下着雨,“嘀嗒”的落在窗玻璃上。

她就这样托着下巴,盯着车窗外的景色。

过了半小时,巴士车停了下来。

到站了吗?

她看了看车窗外,不知不觉,皋月发现巴士车行驶到了一个被夜色笼罩的小镇上。

“直守镇——”

她喃喃自语了一句,又从口袋里拿出手机,她看了一下时间,手机上显示着是在八点左右。

————————

“狩子魔”这一事态,引发了方镜心中的波澜。

他从幽见岛回来以后,就马不停蹄的行动起来,为解决事态而奔波。

砂生组,岩本组,还有情报屋的力量也被动员起来,替他收集一些外围的情报。

至于更直接的亲身接触,方镜也不打算假借他人之手来完成。

道理也很简单,普通人没有他的洞察力,更没有他的异常能耐,万一面对的是“第三类”,他们即帮不上太多的忙,还会受牵连而死亡,最糟糕的事态是反而成为了累赘,坏了他的事。

方镜的第一站并不是直接前往“直守镇”,而是抵达市南区地段,也就是名为“阜边”的区域。

“畑中玄斋那边的消息说,附近有个文史资料馆,而这个文史资料馆也与那位神野老先生有一些因缘。”

神野老先生,也是方镜知晓的一位奇人。

一之濑公寓发生的事情,与这位老先生有某种奇异的联系,个中玄妙之处,就连方镜也不知情。

他唯一可以通过调查了解的情报就是,神野老先生除开“京伽堂”这家古董店的店主这个身份,在本市的文化界也算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人物。

第220章 磁场

神野老先生是本市最早一批投身与地方文史风土的自由学者。

他与另外几位同时代的学者,花费了不少时间,为本地区的文史工作提供了不少珍贵的资料。

他的同辈友人不是知名学者,就是收藏家,比方说现在阜边地区的文史馆的主要负责人,就是一位书法家,对方名为“裕野”,是益川流书道的三代目——那是一个有历史源流的古书法流派,而那位“裕野”老人也是文史馆的创立者,也是市内的文化名流,知名人士。

不过方镜可不是来见这位“裕野大师”,他实质上另有目标。

“说起来,也是可惜……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跟那位神野老先生见上一面。”

这倒是也是一个令人遗憾之事,因为,方镜认为那位神野老先生并不是什么简单之辈。

对方能够针对“一之濑公寓”的情况提出解决之法,又指导房东汤浅如何抵达秽寺,以及告知他关于“摩喉罗”的妙用,可以说,这位老先生绝计不是什么平凡之人。

只是很可惜的是,方镜并没有与之联络的途径。

之前,畑中玄斋也说过,老爷生回到老家之后,就将“京伽堂”古董店交给他来打点。

而另一方面,方镜也派人去寻找那位前往极为偏僻的乡村隐居的老人,但是,他派去人打探到这位老先生已经出国去了,方镜继续派人去国外寻找他的踪迹,只是派出人发现那只是一个假地址……实际情况就是,神野老先生的行踪早已成谜!

“还真是闲云野鹤一样的奇人异士……!”

他对此也颇有感概,觉得与这位老人失之交臂有点可惜。

这一趟,来到阜边地区的文史馆,方镜遇到了姓氏为裕野的老书道家的弟子。

这位弟子名为流山洋介,是个颈脖与手脚都很细长的中年男性。

他有着细长的眼睛,混着白发的黑发,戴着一副银边眼镜,有种博学者的风范,嘴角带着一直保持着笑容。

“你就是西塚先生吧!”

他举止十分的优雅,也很有一种古典派学者的口吻语调。

“听说你与玄斋兄是旧识。”

“不敢当,畑中先生对我照顾良多。”

两人先是一番相互寒询客气,才进入正题。

“我听说神野先生与裕野大师合作编纂了阜边地区的相关资料,因为需要制作地方风土报告的论文,只好冒昧的来这里打扰。”

“玄斋兄提前跟我打过招呼。”

流山洋介呵呵一笑,

“文史馆这边鲜有人光顾,能有客人来自拜访,我这里也非常的欢迎。”

“那真是麻烦了。”

“不会不会。”

流山洋介十分的客气,不过,他也认真的告知方镜一番。

“这地方离城区有点距离,算是个乡下地方,作息习惯与外界不一样,这种乡土地段也没有多余的娱乐设施,附近的民众大多很早就会回家休憩,晚上八九点左右,商店街的店铺都会关门,离这里最近的24小时便利店,距离文史资料馆有18公里远……”

“看来,这地方出行很不方便。”

“哈哈哈,的确如此,这种小地方就是这点不好,公共交通并不算太好,好在本地居民都有备车,如果你真有需要,可以请住在附近的工作人员帮忙。”

流山洋介临走之时,又将一串钥匙递给了方镜。

“文史资料馆会在七点左右闭馆,馆内的大部份房间都会上锁,最大的黑色钥匙是大门的钥匙,其他的钥匙上也有号码。”

“也就是说,除了大门以外,所有的房间都会锁。”

“并不是说所有的房间,摆放较为贵重的文献和资料的房间都会认真上锁,其他的地方也没什么好在意。”

流山洋介苦涩的一笑:“这栋文史资料馆的宅邸是由家师裕野出资督造的,虽然屋宅很大,但是老实说里面并没有什么值钱的贵重物品,另外,屋宅里也没有安装物别严密的防盗措施,只有正门处有一处摄像头,原本还有一个老警卫,不过他最近身体不舒服,几天没有来上班了。”

这位流山洋介又继续说明了一番,他说本地的治安还算不错,也鲜有发生什么盗窃案,文史资料馆的保全工作,确实比较疏忽。

“对了,流山先生,有一件事情冒昧的问一下?”

方镜趁着这个时候,抽空问了一下流山洋介关于“直守镇”的情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