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你们贾家还困难的人多了,你们贾家有房子,有工作,还有儿媳妇。
那些没房子,没工作的人呢?
按照你这个道理,比你们家穷的人,你是不是也出手帮忙啊?”
贾张氏这个人怎么可能帮助别人,不落井下石都是贾张氏有良心了:
“那怎么能行呢?我们家比他们好,那是我儿子聪明,那是我儿子努力的结果。
凭什么要我们帮助他们!”
贾张氏可是知道,在这个大院里,比自己家困难的可是比比皆是。
如果自己真说了,到时候王主任让自己家帮助别人家,那自己家还活不活了。
自以为聪明的贾张氏马上就拒绝了,凭什么?
别人家过的不好,那是他们家倒霉!
听到了贾张氏的话,王主任现在恨不得给贾张氏一嘴巴子:
“那你凭什么让人家何雨柱帮助你们家,何雨柱现在的地位,现在的成就,那是人家努力学习得来的。
你凭什么让人家帮你啊?”
贾张氏听到了王主任的话,愣住了,剧本不是这样的吧,不是谴责何雨柱为富不仁么?
不是应该说何雨柱不知道团结邻里么?
不应该说何雨柱没有大局观么?
一大爷在的时候就这么说的啊?
怎么到了王主任这,剧本就不一样了?
贾张氏愣住了,这个怎么破?
何雨柱不屑的说:
“贾张氏,这人啊,眼光要放长远一点,当年我爹抛弃我和雨离开了这里。
你是怎么说的?
你是怎么做的?我到现在都记得,我也懒得和你说那个。
毕竟你那个时候做的是对的,作为邻居,可怜可怜就行了。
没有必要为了外人,给自己家搭进去。
有那个东西,还不如自己多吃一口呢!
对吧?
既然我现在好了,你们家不好,不,不应该说不好,应该说没有我们家好了。
那么我们家凭什么因为你们家不如我们家好,就帮助你们家呢。
有帮助你们家的那个钱,那个人情,我们自己吃点好的多好呢?
谁让你们家倒霉呢?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贾张氏一听,愣住了,这不是自己没事在家说的话么?
怎么被何雨柱说出来了?
不对!
这个小子偷听我说话:
“好呀,好你个何雨柱,你不但没有同情心,你还品德败坏. .....
你这是偷听我的说话,这些话我都是自己在家说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这个品德败坏的小子,你要是不给我家安排工作,我就将你品德败坏的事情说出去!”
听到了贾张氏的话,所有人都沉默了,你贾张氏这是脑袋进屎了么?
怎么什么话都往外说,王主任还在这里呢!
王主任也看不下去贾张氏在这胡闹了:
“贾张氏,你再在这里胡闹,就给我滚回乡下去,要不是看在你没有了男人,儿子在这里上班的份上,早就给你赶回去了。
现在还在这里胡闹,这不是你在的农村,不是你胡闹的地方!”
听到了王主任的话,贾张氏老实了,要知道在这里,自己还不是城市户口,如果真的给自己遣送回去。
自己也到时候怎么活着啊,不过贾张氏那是瞪着自己不服气的小眼神看着王主任。
怎么这个王主任不帮助穷人呢,而且帮助何雨柱呢?
贾张氏的脑容量根本想不明白,不是我穷我光荣么?
怎么现在就变了呢?
其实贾张氏理解错了上面的制度,不是我穷我光荣,而是劳动最光荣。
我穷我光荣的那个年代已经过去了,当年的口号是推翻穷苦大众的三座大山,让广大穷苦大众翻身当主人。
既然当了主人了,就不能穷了。
而贾张氏这个没念过书的就记住了穷苦大众是主人这个话了。
所以贾张氏总是哭穷,这也是贾张氏混不吝的主要原因。
当然了,这个贾张氏说不出来,也没有给贾张氏解释,导致贾张氏一直被所有人厌恶。
其实贾张氏还是有一些农民式的小聪明的。
如果不是过不下去,贾张氏也不会撒泼打滚,主要目的就是想过的更好而已。
只不过这个过得更好,并不是自己勤劳致富,而是想办法吸别人的血而已。
这就是不读书不明事理的典型,当然了,贾张氏这样的人在其他地方并不少见。
何雨柱懒得搭理贾张氏,而是对着王主任说:
“王主任,那咱们走吧,回去签完合同,我还有其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