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彪与曹化淳,到达延津渡口。
黄河校尉周凯,汇报情况:
“案发现场,留下两百官军尸体。
有一百官军、两百平民、大量物资,都歹人被劫走。”
杨彪询问:“贼人的行踪呢。”
周凯回答:“事件发生后。我询问了巡河卫。确实有可疑船只,沿河而下,最终驶入大海。”
“岂有此理。你们巡河卫,干什么吃的?竟然没有拦截,可疑船只?”
“大人息罪。贼人穿着官军服饰,巡河卫当时没在意,事发之后,才觉得不对劲。”
“哼,还可疑个屁!这些贼子,就是罪犯!你们巡河卫,竟然玩忽职守,相关人员,全都下狱!你黄河校尉,也逃不掉。这事儿,我会上报陛下。”
周凯哭泣起来:“大人,手下留情。末将愿意戴罪立功。”
杨彪冷哼一声:“你的罪过,先记着吧。如今,贼人逃入大海。你是否派人追捕?”
“末将已经派出两支队伍,进入渤海搜索。”
“有什么进展吗?”
“还没有消息。”
杨彪吩咐一句:“你去准备,我们一起出海搜寻。”
“末将遵命。”
周凯欣然领命。
随后,杨彪询问曹化淳:“曹公公,有什么指示吗?”
曹化淳回复:“杨大人办事,雷厉风行,思维清晰。杂家认同。”
第二天,周凯统率三百士卒,还有战船十多艘。护送着杨彪、曹化淳,进入渤海当中。
加上先前的两支官军。已经有一千官兵,在渤海之中。搜寻十多天,没有发现任何线索。
周凯表示:“贼人肯定不在渤海。可能在黄海,或者东海。我们需要补给一番,然后再继续搜寻。”
杨彪点头:“那我们先去黄县,补给一下。”
曹化淳不想再继续出海,找借口离开:“这些贼子的来历、还有背后之人。需要查询一番,杂家就不出海了。”
深夜时,平原书院内。 <center><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