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董卓入益州平黄巾(2 / 2)

灵帝高兴极了,称赞着:“董爱卿果然是知兵之人,可愿为领兵平定益州的叛乱啊。”

“陛下如此看重,臣愿为陛下效死命。”

灵帝下令,让董卓取代了朱隽的位置。

几日后,董卓领着三千西凉骑兵,向汉中郡南郑而来。

此时,朱隽正在编练新兵呢,不知自己已经成为了董卓的副将。

董卓来到南郑,拿出圣旨,接管了军权。如今南郑总兵力八万人,其中三万是新兵。

董卓问向朱隽:“叛军有多少人来着。”

“黄巾贼三十三万、米贼七万人。”

五斗米教的军队称为米贼。

“卧槽,四十万,我们这点人怎么弄。”

李儒劝说:“岳父不用担心,可让南阳太守秦颉领兵入汉中,与我等一起共破汉中黄巾军。”

董卓上书给了灵帝,表示自己兵力不足。需要朝廷给自己增兵。另外,建议让南阳太守也出兵汉中。

马元义就收到了曹化淳的信件,告知董卓领兵之事。

汉中四个县,原本黄巾军每个县,只有一万人驻守。得知汉军要进攻汉中,马元义每个县增加了一万了。

黄巾军忙完了春耕后。黄巾军集结了二十万大军,马元义在大巴山建立营寨。

另外,马元义还传信给五斗米教的张修,让其出兵大巴山,一起对抗汉军。

此时的张修,忙着联络犍为郡、牂牁郡的蛮人部落,准备在犍为郡、牂牁郡起事。益州南部多为蛮人部落,五斗米教在此传下了道统。蛮人信徒还不少。

张修抱怨着:“黄巾军那么多人,还要我等出兵,真是岂有此理。”

不过,米贼还是出兵两万,张修让张鲁领兵两万,北上大巴山。

张鲁是下一任五斗米教主

而张修自己,则领兵三万与蛮人在犍为郡、牂牁郡起兵,攻击各个县城。

犍为郡、牂牁郡两郡太守反应过来后,招揽蛮族豪帅,拉拢当地士族,招募汉乡勇,一起守城。阻挡了张修的扩张。

这两郡地广,汉蛮杂居。两个月时间,张修占据了犍为郡南边、牂牁郡北边的多个县城。收拢蛮人士兵五万,为自己所用。

南阳这边,由于要防备黄巾再次入侵,何进安排了不少兵军。

收到朝廷军令后。秦颉召集了五万汉军,沿沔水而上,一路向西,攻钖县而来。

钖县黄巾一副死守的架势,把城门洞都封了。马元义的命令是死守着,然后等援军到来。

有画大饼的嫌疑,不过现在的黄巾军信心十足。这个时间点,黄巾军还没吃过大亏。再加上天策军那么给力。让黄巾军看的了希望。

这批南阳军都是荆州军的精锐,都有平定过南阳黄巾军的经历。攻城熟练的很,两军很快就在钖县城内外,打得火热起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