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马元义的痛处啊,大骂:“汉狗,如此不知好歹。那我们战场上见吧。”
黄巾军的战鼓声咚咚的响起,开始攻击汉军的大营。
汉军这边由李儒指挥着大军,各兵种配合有度。汉军装备精良,而且占据有利地形防备。还有一支骑西凉骑兵左右冲杀。
黄巾军一轮攻击下来,吃了大亏。
马元义气的脸色发青,战损居然大于一比三。
波才心中有不好的预感,提醒:“大渠帅,汉军这个地形选得好,不利于我军进攻。我军当找个合适的山势防守,等汉军来攻我军,比较妥当。”
马元义没有回话,看向其实渠帅。
张曼成建议:“宣汉县就在不远,我军退回去守城就是。”
彭脱很不爽,嘲讽着:“你俩的意思就是不打了呗。才打一场,就撤,军心何在。”
马元义附和着:“彭脱说得对,不能立即撤军。不过,也不强行进攻,就轮流练兵吧。”
接下来的三日,黄巾军这边由波才、张曼成、彭脱三人,轮流领兵进攻,以为练兵。
汉军大营。
董卓不解问道:“这黄巾军搞的是哪一出,不痛不痒的进攻,是什么意思。"
李儒解释道:“这是黄巾军在练兵。”
“异想天开,兵是那么好练吗。要不,今晚就去刧营,让黄巾军知道,我西凉铁骑的厉害。”
“我发现了黄巾军的一个致命问题,不过还不到时机。”
“什么情况。”
李儒走到董卓耳边,低声细语:“如此这般。”
董卓闻言哈哈大笑。
几日后,董卓撤军了。
黄巾军众渠帅莫名其妙,心中想道:“这是什么操作。”
黄巾军不敢追击,只是派斥候远远的跟着,看汉军有什么阴谋。
汉军改变了进攻路线,回汉中。再转向西城县而去,这次是准备攻打西城。不过,董卓大军一副不着急行军的模样。
花了二十天,才到西城县附近。
马元义知道,黄巾军不能与汉军野战。再次带着大军驻守大巴山。
又派出三万大军,增援西城县,派出两万大军增援钖县。
秦颉这段时间,一直没拿下钖县,是因为在等董卓大军,与马元义大军厮杀在一块之后,然后,轻松收复汉中的四个县。
各有各的想法,所以,马元义得以轻松布防。
而董卓的真正想法,马元义是不知道的。
汉军来到西城下,也没有真心攻城,轮流着上阵,一副练兵的样子。
反正,马元义也没下山的意思。就这样,拖了一个多月。来到了炎热的夏天。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