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糜烂的大汉(2 / 2)

而吕布被任命为陇西太守,黄忠为金城太守。关羽为汉阳太守。

至于张飞、许褚年纪小,典韦是莽汉,都没太守之位。

公元185年一月。

话说,黄巾军离开魏郡之前,强行收割走了魏郡九成的粮食。以至于魏郡的百姓,过年都没有粮食吃。

百姓纷纷找官府求救。刚经历战乱,官府哪有这么粮食。

袁绍战败,被贬庶民后。一直想办法,让自己重新进入官场。知道魏郡之事,是个机会。

四世三公的袁家,能量巨大,凑集了二十万石粮食,送往到魏郡。袁绍亲自赈济百姓。安扶民众。让百姓安心春耕。

当然魏郡新上任的太守,也非常配合袁绍的工作。这事办的很顺利。再加上袁家为袁绍宣传造势。

没多久,袁绍仁义的声名就传遍天下。为世人称颂。

洛阳的灵帝得知后,感慨:“袁本初,虽然打仗不行,却是个治世之才。”

何进乘机劝说:“陛下,既然如此,何不让袁本初,继续为国效力。”

灵帝点头应下了。

就这样,悲剧的袁绍,再次站了起来。

中平二年(185)二月,京师洛阳发生火灾,南宫被毁。

灵帝很是心痛,想再修一个宫殿。可是,朝廷没钱了。

去年,大汉的军饷、粮食、战后重建等,朝廷花费巨量钱财。

张让、赵忠等人看出了灵帝的心思,蛊惑着:“陛下,何不增加田亩税,用于重修宫殿。还可让各州郡送材木、岩石到京师。”

灵帝听了可行。下令增加了百姓赋税。百姓除了正常租赋之外,另上交亩税十钱为陛下修宫殿。

灵帝的操作,让百官闻言震惊不已。

群臣在谏议大夫刘陶的带领下,死命劝谏。灵帝不为所动。

修宫殿这么大的工程。

宦官从中间可以赚许多钱财,刺吏、太守也可以从百姓手里捞不少。

另外,十常侍还建议,增加卖官的钱。汉末最后两个皇帝都在卖官。

卖官新的规定。

刺史、太守及茂才、孝廉迁除,皆要交纳助军修宫钱,除授大郡者要交纳钱二、三千万。新官上任前,皆须先去西园讲定钱数。

届时交请,或有无法交齐而自杀者。故新官到任,必竞为搜刮百姓,聚敛财富以为补偿。

灵帝命臣下在西园造万金堂,将司农所藏国家财物金钱,移入堂中以为私贮。灵帝为汉章帝玄孙,世袭解渎亭侯,其家素贫,为帝后务尽聚敛为私藏。

不久,灵帝又于河间郡贱买田地,寺起宇第,搜刮钱财唯恐不尽。

更加离谱的事,崔烈花了五百万钱,晋升为司徒。崔烈,涿郡人,素负盛名。当然这样的行为,让崔烈声名狼藉,为士人所不齿。

刘陶见灵帝如此乱来,上疏谏言,提出了天下大乱的根原,在于十常侍。

例举了十常侍八大罪状。得到了百官的称颂。

但是,灵帝没有动十常侍的意思。

而十常侍,开始报复刘陶,诬陷刘陶结党营私。因此下狱。狱官拷问甚急。刘陶自知难免一死,在狱中自杀身亡。

刘陶为当时大才,曾著书数十万言,并有《七曜论》、《反韩非》等文集及上疏、赋、奏等百余篇。

其含冤而死,天下莫不痛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