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耻辱啊,让我的迎接李贰的堂哥。”
“是啊,成何体统。”
“天子威仪何在啊。”
……
董卓见几人聊着,上前问道:“诸位啊,咱家今天高兴啊。你们聊甚呢,让我高兴、高兴。”
司徒杨彪回答:“我等在商议,如何与大唐交好。”
“咱家也有这个意思,你们看天下乱成什么了,死多少人,不打仗多好。”
“正是如此。”
一个西凉传令兵来报:“主公,大唐使者,还有十里就到了。”
所有人翘首以盼。
董旻一马当先,其余人在后,向十里亭而来。
李宝上到前来,无视小皇帝,然后行礼:“久闻董公大名,今日一见,三生有幸啊。”
“好,李将军一表人才,失敬,失敬。”
群臣鼻子都气歪了。
小皇帝非常尴尬,李儒出来解围:“今日陛下亲迎,代表大汉,愿意与大唐交好。”
李宝好像才看到小皇帝一样,拱手行礼:“拜见大汉皇帝。”
小皇帝示意:“不必多礼。”
李宝呈上礼单,交于董卓,说道:“今是,我代表我家大王,向董公求亲,以结秦晋之好。”
董卓大笑:“好好好,唐王人中龙凤,与我孙女董白,极为般配。”
众人回到皇宫,已经摆好宴席。
董卓举杯:“李将军,我敬你一杯。”
李宝回敬一杯,然后开始忽悠:“诸位,可知仙粮之事。”
“可是玉米、土豆、红薯三种粮食。”
洛阳有少量的百姓,种植玉米、土豆、红薯。
“正是,这可是我大唐水师,出海寻仙,被仙家赐予仙粮。”
杨彪大怒:“子不语怪力乱神,休要妖言惑众。世上哪有什么仙。”
“尔等无大气运之人,如何得仙人亲睐。尔等且愚昧。可知红薯亩产三千斤。”
少量官员,听说过红薯产量极大。其余多数官员不知,都很是惊讶。
李儒也听说过红薯产最大,只是洛阳人种植不多,都藏在家里,准备当粮种。又还没赶上春耕,所以,没说给董卓听。
“卧槽,那以后打仗,就不差粮食了。”
董卓一直打仗,哪管这事。开始幻想起来,可以随意招募士卒,要是把十四岁以上的男子,还有健妇招入军中,自己不是有六十万军队。
“唐王仁义,传仙粮于天下,咱家佩服。”
“我家大王说了,都是炎黄之孙,当共食仙粮。”
李儒领头,带着西凉军一方的官员,齐呼:“唐王万岁。”
以杨彪、黄琬、荀爽等为首的忠臣们,气傻了,但没法反驳。
黄琬出来质问:“李宝,既然唐王这么仁义,为何一而再的发动战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