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岱虽当上鲁王,不过,兖州局势复杂,难以掌控。他只得四处招揽人才。
王彧主动推荐贤才:“东郡名士程昱,素有智慧,可招募过来。”
程昱被招揽时,却以身疾请辞。
王彧为这事,感到可惜。
不久后,刘岱准备做大事,决定采取行动。他想到,自己与东郡太守桥瑁不和,准备拿他开刀。
于是,鲁王府下达命令:“罢免桥瑁东郡太守,改任王肱为东郡太守。”
王肱接受了这个任命,并开始管理东郡。
王肱不能理解,为什么桥瑁会与他不和。
两人之间的矛盾开始激烈起来,不可调和。于是,桥瑁被请到鲁王宫。他遭到了极大的侮辱和指责。鲁王宫的众位官员,列举着桥瑁的十多条罪状。于是,刘岱以莫须有的罪名,将桥瑁赐死。
桥瑁本人,也感到极度愤怒和悲伤,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人生,会是这样的结局。
桥瑁的尸体,被放到了刑场上,许多人围观。
桥瑁的家族子弟和士兵们,都非常悲痛,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兖州的所有太守官员都一惊,这个刘岱,太乱来了吧。
张邈、鲍信、袁遗等兖州的太守们,聚集一起。
只听袁遗率先发言:“刘岱不配称王,我提议,罢免他的王位。”
张邈、鲍信、袁遗三个实权太守,分别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赞同。本来咱们跟刘岱,都是太守,是一个辈份的。凭什么,他就成了鲁王,谁真心服气。”
“不好吧,这样只会让兖州内乱啊。”
“有什么不好。咱们就投票吧。”
众人开始投票,很快结果就出来,多数投了赞同票。随后,罢免刘岱鲁王的消息,传遍兖州。
刘岱得知此事后,暴怒非常。这些人太大胆了。居然干出这事。又听说是袁遗带的头,他决定出兵,攻打山阳郡。
王彧上前劝谏:"鲁王,不可出战啊,这样兖州会大乱的。"
刘岱不听劝告。他认为,只有通过战斗,才能维护自己的权力,而且,他已经准备好,为此付出一切。
最终,刘岱毅然决定,出兵攻打山阳郡。然后,在兖州各地,招募士卒,得十万大军,他亲自领兵,杀向山阳郡。
然而,这个行动,并不是那么明智的选择。在军队到达之后,他们遇到了袁遗与张邈的联军。联军八万余人,战力非常,给刘岱的兵马,带来了猛烈的攻击。
刘岱的军队,多有新兵,伤亡惨重,军心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刘岱需要尽快采取行动,来停止这场战争,他们却陷入了困境。
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个情况。最终,他们决定放弃攻打袁遗,回到自己的领土。
刘岱的军队,在这次战斗中惨败。他的士兵们失去了生命,他的统治者地位,受到影响。
这个事件,让刘岱深感悔恨。他明白了战争的残酷和不可预测性。他不再想再次发动战争,而是苟了起来。再也不敢有其它想法。
鲍信知道,刘岱不可为一方之主。于是他来到青州。他与曹操关系不错的。
“孟德啊,我愿意领济北之地,投靠齐王,孟德以为如何。”
“兄弟格局小了。我以为,兖州不该有王爵。我齐国,当占据兖州之地。” <center><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