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每次吃,老人家每次都取笑苏毅“我说当官的,你不是说山上会塌方吗?你瞧瞧,这都过去七八天了,哪塌了?”
苏毅不说话。
他如今也是焦头烂额。
已经被转移走的老百姓吵着闹着要回家,避难所每日里乱得跟一锅粥一样。
这还不算,朝堂之上也开始再乱了。
有人指责裴珩“裴大都督,这雨都下了七天了,哪怕下得再大,必定要晴上个半日,这跟往年的雨哪里有不同呢?裴大都督,你说说你给朝廷增添了多少麻烦!”
转移官兵,光靠顺天府的那些捕快是不够的,兵马司出兵,六部出人,浩浩荡荡的将近上百人,每日不到衙门报道,直接就去郊区跟老百姓做工作,劝老百姓迁移。
衙门里的事情全部都落下了,怎么能不让人着急啊!
裴珩不说话,他耷拉着脑袋就有更多的人弹劾他。
“皇上,裴大都督所言皆虚,外头这雨虽然下得大,但是与往年并无不同,那么多人都在外头,这衙门里的事就停摆了。”
“衙门的事重要,还是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重要?”裴珩反问那人“若是那些老百姓发生个什么三长两短,谁去赔他们的命!”
那人不说话,他不愿意跟裴珩争执“皇上,衙门的事事关天大的事,还是将人召回来吧。”
“皇上,还是将人召回来吧。”
不断地有人跪请璋和帝将人召回来。
璋和帝看向裴珩“裴爱卿有何建议?”
裴珩拱手“臣没有建议,但凭皇上处置!臣只有一句肺腑之言,老百姓的安全,比衙门的事情重要多了。”
他的这句肺腑之言,依然没有换取璋和帝的重视。
璋和帝沉吟了半晌,然后道“钦天监算了日子,雨这两日就会停了,既然如此,派出去的人就都全部回来吧,不用再去了,朕也知道,衙门的事情多,你们都辛苦了。”
几个站出来的官员一听,立马谢恩:“谢皇上体恤,臣等为皇上办事,一点都不辛苦!”
裴珩勾着头,咧唇冷笑,“皇上,要不还是过掉这两天,再将人抽回来吧?”
“不用等了。就这么说定了。”璋和帝大手一挥。
他心情好的很,又是接连七天,十位后妃的肚子都好的很。
这段时日,他又宠幸了不少的妃子,也不知道有多少能结果子的!
璋和帝的脑子里想的都是这些事情,外头的风啊雨啊老百姓啊,跟他没有半点关系!
只有有儿子,才能坐稳江山!
“裴大人。”身后的叫声让裴珩停住了脚步,他回头,毕恭毕敬地拱手“罗大人。”
来人正是罗子旭。
“你怎么说?”
裴珩不懂“什么怎么说?”
“别跟我装聋作哑,就是这一场大雨,你是怎么认为的!”
“我没怎么认为,只是做了我觉得应该做的事情。”裴珩回答“但我不是神,不知道这一场雨究竟会如何。”
哪怕有阿宁跟他说这一场雨,会导致山体塌方,会将山脚下的村子全部都埋起来,裴珩也不能直接这么说!
谁还能预判到未来的事情呢!
哪怕阿宁是重生回来的,他也不能这么说。
因为很多事情都跟前世不一样了,这一场雨,若是也有变化呢?裴珩不敢赌!
他不能让阿宁承担这一切!
“你觉得这天有问题,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罗子旭“我觉得这天跟往年没啥区别啊,况且,钦天监也没看出什么异样来。”
瞧瞧,罗子旭都看出来了,若是自己再坚持,他该如何解释?
事出反常必有妖。
“我只是觉得跟往年不一样,不过钦天监看了天相,说这几日就会停雨,停了就好,衙门那么多事,总是离人也不是个事!”
罗子旭为官这么多年了,什么看不透,冷笑连连“你以为他们真的是衙门的事情做不完,非要那些人回去?不过是那些人不想吃苦受累在外头奔波罢了,一个个找到上方送点礼要早些回去罢了。”
他就是刑部的,那群下属看到他跟老鼠看到猫一样,都不敢到他这里来触霉头。
不过其他衙门就不一样了,特别是有些人,敛财敛的跟貔貅一样,罗子旭不过是看破不说破。
“现在的大越跟这天一样,什么时候能晴,是个迷啊!”
裴珩望着天“罗大人稍安勿躁,总会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那一天的!”
在京郊转移老百姓的那些官员,除了刑部的人,其他的都拍拍屁股回去了。
有人劝王兴民也走,王兴民笑笑“再等两日吧,等天放晴了再说。”
众人都以为是璋和帝没让他撤,他才不撤,谁都不知道,他是因为裴珩。
大都督没让他撤,他撤个屁啊!
已经转移了的老百姓见官员都跑了,天也晴了,在避难所待不住了,嚷嚷着要回家。
顺天府的捕快和刑部的官员守不住,全部都到王兴民面前去哭了。
“大人啊,这些老百姓吵嚷着要回家,属下们都快按不住了,要不就让他们回去吧。”
王兴民眼珠子瞪的老大“好不容易将人弄出来,你们还想让他们回去?那之前的活不都白干了?”
“可是大人,按不住啊,属下们按不住啊,他们都想要回去啊,说是要回去挣钱。”
“你们就不能想想别的办法,让他们在这儿也能把钱给挣了!”王兴民呵斥他们。
“怎么挣啊?”顺天府的官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珠子瞪的老大,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王兴民恨铁不成钢“咱们现在还有什么人在这儿?”
“就咱们顺天府的,还有几个刑部的官员,其他都没了。”官员们哭丧着脸说。
之前还有上百号人,如今人数锐减,老百姓的工作就难做了。
王兴民教他们“这还不简单吗?他们想挣钱,我们就想挣钱的法子,下这么大的雨,这堤坝要不要加高?这还没有转移的老百姓的工作要不要做?咱们这些人的衣食住行要不要人做?咱们把这些事儿都给他们做啊,男人去外头帮工,女人在避难所洗衣做饭,把这些伙计都给这些人做,给他们工钱,就说天气恶劣,工钱翻倍,有这活干,他们不就挣到钱了嘛!”
有道理啊!
在场哭嚎的人都不哭了,纷纷说这是个好主意,回去立马就把王兴民的话带了下去。
一听说工钱翻倍,男人和女人都沸腾了。
哪里还想着回去的事儿,一个个纷纷报名,都想趁着下雨多赚几天的钱!
而剩下的一些老弱病残,王兴民也没有让他们坐在原地干等,这种天气,很折磨人的心情,特别是老人家,故土难离,小孩子,又是活泼好动的,关在屋子里头,难免哼哼唧唧。
王兴民就让人买了不少的玩意过来给小孩子们玩,还安排了两个会读书认字的丫鬟们过来教孩子们读书,至于老人家,王兴民则是请了几个草台班子唱戏的,来给老人家解闷。
这唱戏的原本就是一些老人家组成的,在避难所,包吃包住每天还给几个钱,唱的不知道有多卖力。
老的小的全部都安顿好了,王兴民就安心等着。
那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家见天晴了,官兵们的数量也变少了,就得意地笑“我说吧,瞧瞧,天晴了,你们也都走了大半,这几天做的啥事啊?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有捕快被老人家气得扭头就走,苏毅没气,就蹲在老人家门口,耐心地劝说着。
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话,白鸽都能背下来了。
“苏毅,你不走吗?”待了一盏茶的功夫,白鸽就问苏毅。
原本平时这个时候,苏毅送过了晚饭,劝一会儿才会离开,可今日一盏茶的功夫都过去了,他还没有要走的意思。
苏毅说“白鸽,你先回去吧,今夜我不走了,就守在这里。”
大人说了,再等两天,这两天是最关键的时候,既然最关键,那这老人家的安全,他就要睁着眼睛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