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苏灿让给他一个提督的位子,他感恩戴德的发誉说一定要报答: 转眼过了儿年他就跑回去杀了人家全家,这人格分裂得太快吧。
如果说有杀父之仇的话,就应该有骨气点,别接受苏灿的保举啊 这边还想当官,那边还要报仇,不带这样的。
再说,当这个提督对袁烈报仇好像也没有啥帮助吧,最后不还得巴已 的去练什么五毒神功,那为毛还要重视这个官位呢?? 如果真的那么重视任途发展,想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话,也不会公然 回去杀人全家吧。
看剧本里的设定,苏家怎么看也是当地的名望族,杀得这么赤裸 裸,就不怕断送了自己那很有前途的贪官污更生涯?? 还有,那什么狗屁铁甲,缝在身上能行吗? 连线都不拆,不会发炎吧,每逢阴雨天气会不会感到奇痒难忍? 最后被苏灿抓了一把铁甲就疼死了,还指望这破玩意防弹? 就说袁烈这么矛盾的人生加上这么矛盾的破铁甲,到底有什么意义? 哦!对了! 他最后害死了自己的亲妹妹 还有那个俞大姐同样出现的莫名其妙,一出场就忽悠女主角说她是慈 善家,主要工作就是开办山寨酒厂,盈利全部用来接济山寨中的老乡。
既然俞大姐如此仗义,各位老乡不捧个钱场,也得捧个人场啊,为毛 都这么不懂事,连个到酒厂出义工的都没有,害得俞大姐就抓住女主角一 个人猛当小工使唤。
还有当苏灿说自已在附近见到了武神的时候,俞天姐一口咬定苏灿是 抑郁症加精神分裂症,因为“这方圆几百里,只有我一个人”。
看来真正精神分裂的应该是俞大姐才对,口口声声天天卖酒接济的所 谓老乡,都是她的精神分裂体。
和俞天姐一样莫名其妙的还有那个马清风,他本是苏灿的铁杆下属, 退役以后在哈尔滨遇上苏灿,自称自己已是当地的民团总教头 编剧难道不懂历史吗? 民团是YP战争时,林则徐在广东各乡镇办起来的乡勇组织,用来抵 抗英国海军的,什么时候跑到东北去了? 要说黄飞鸿是民团教头还算靠些谱的话,马清风算个啥: 果不其然,这位自称民团总教头的高手跟洋鬼子一过招就露出了马 脚,功夫与黄教头相比实在是稀松平常得紧。
那么多洋人大力士,不指望这个小卡拉米全部干掉,最起码也该干掉 一两个充数,或者在台上多挨一会儿吧。
头! 结果,一交手就被KO,连梁宽猪肉荣都比不上,还民团,还总教 相信就算是编剧将马清风给写死,等到电影上映的时候,观众都不会 感到悲袁,因为他被打死纯属活该。
张楚实在不明白,编剧写这个人物的意义何在,难道就是为了给苏灿 父子送一张门。
“这剧本是谁写的啊?”
张婧初见张楚的眉头越皱越深,好奇的凑了过来。
“怎么了?不容易看懂?”
呢 “那倒不是!”
敌事还是很简单的,只是整体的叙事风格..… 剧本居然还玩分章节,但拜托编剧在最后一章收回来啊,还玩了个环 形叙事,玩个意料之外 当苏灿和袁烈决斗完之后,张楚以为影片结束了。
虽然故事的整体略显单薄,但毕竟算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富家少爷为 了报仇,勤字苦练,一路艰难险阻,升级打怪,最终打败了反派, 典型的江湖仇杀。
结果,这一段完了以后,后面还有,又弄了一个第二章。
当然了,结构上编剧爱怎么玩是人家的事,权当华语电影的一个大胆 尝试,但是在内容上,最起码得给个货真价实啊。
最后那一段,苏灿和洋人决斗的情节,怎么看怎么像是从前些年李连 洁主演的那部功夫电影《霍元甲》的剧本里复制粘贴出来的, 难怪之前吃饭的时候,只要提起剧本,元和平就显得很不好意思,想 来也是觉得这个剧本不咋地,借看人情让张楚来演,有坑朋发之嫌。
张婧初听张楚说完,也是哭笑不得。
“听你这么说,怎么感觉像是元导把你给忽悠了!”
这个词用得好,可不就是忽悠嘛! 老头儿要还蒋志强的人情,又怕砸了自己的招牌,于是就把张楚给拉 了进来,借着他的房号召力给这个破故事填坑。
这老头儿,真是良心大大滴坏了。
可答应了元和平的事,张楚又不能言而无信。
但硬着头皮拍,他又过不了心里那道坎。
而且,以张楚现在的咖位,接下这种破烂玩意儿,实在是对他的名声 有碍。
咋整? 张楚陷入了两难。
“要不.…改一下!”
改? 张楚刚要说话,突然看向了张婧初。
“媳妇儿,我记得你当初读研的时候,辅修了电影文学,对吧?”
张婧初突然觉得,她好像没留神给自己也挖了一个坑。
没等她开口,剧本就已经塞进了她的手里。
“你来改,愿意怎么改就怎么改,我和元导沟通,等改好了,到时 候,咱们两个一起演。”
呵! 还打算利诱啊? “那……我试试吧!”
张婧初说着就要翻剧本,却又被张楚给夺了过去,随手扔到一边。
“这个不急,先把着急的事给办了。”
着急的事? 张婧初正要问,却被张楚一把拉了过去。
显示本书 月 推荐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