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云不是不懂历史,不是不懂刘备亲征结果被一把火烧没了,导致蜀国元气大伤。
他可是一名学生。
这个世界,最可悲的莫过于那些既不是学霸,也不全是学渣的人。他们听不懂课,作业不会做,不逃课,不捣乱纪律,为考试着急,又恨自己不争气,更是以最普通的身份埋没在人群中,正在过着最最煎熬的日子。
可最可幸的也莫过于那些既不是学霸也不全是学渣的人。他们听不懂课但能表露求知的欲望,作业不会做但能享受思索后的幸福,不逃课,不捣乱纪律把时光过的充实,为考试着急,但却不一定无奈于现状。像是黑夜里的蛾子,见过一点光,那就想要点燃黑夜,过的不好不过是想让你尝到努力后的快乐。
叶云就是一位既不是学霸,也不全是学渣的努力型天才。
他选择历史系纯粹是喜欢历史这门学科,喜欢历史的魅力。
历史是一位很有耐心的老师,如果你不会他会再教你一遍。
在走到你身边之前从不吝赐教,他不厌其烦、和蔼可亲地教你,谈笑间人间的辉煌与灰烬都如为你而备的完美教案。他一遍遍温柔地讲授,教你五千年里纵横捭阖的风流、铁马金戈的豪情、才子佳人的绝唱、至死不渝的信仰,直到与你擦肩的一瞬,你才知道他的残酷。
你所有的才学、抱负、财富、能量,都敌不过他伟岸的身影路过你的那一瞬。
因为,你永远只有一次机会。
而这时又是一阵喧闹声传来。
魏忠贤急忙跑到叶云身边耳语几句,后者听后明显一惊,而后点了点头。
这时,堂外又走进来两人,其中一人走到堂中坐下便哭,在这断断续续的哭声之中,终于是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徐达、于谦二位。
这几日发生的事情太多了。
邓天出走后,脱离联军大营,再也不受联军的归属。
但是高手过招,往往一个细节就能置人于死地。
自从张腚死后,战场主动权已经从联军转移到拿破仑手中。
联军只能拒河而守。
而拿破仑也对得起他欧罗巴战神的称号。
他已经发现了联军军令不通畅的问题。
并且修整几日过后立刻开始渡河。
速度极快。
这也是有原因的,尹河东边是有分叉支流的,这段支流在拿破仑手中,而拿破仑在修整的几日调集手上最为精锐的老近卫军前往支流不断联系。
最终在强渡尹河大显神威。
那么联军在干什么?
在拿破仑渡河之时,常峰就建议胡博武趁着拿破仑半渡击之。
但是我们的盟主给否决掉了,转而采取自己提出的意见,等到敌军渡河过来背靠着尹河就地全歼。
否决的原因也很简单。
胡博武给出的原因是考虑不周,实际上是现在联军内部的派系斗争已经严重到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地步。
半渡击之,这个想法很好,但是这时常峰提出来的。
那胡博武就必须要否定。
第二件蠢事就是等到老近卫军渡河之后,没有第一时间发动攻击。
因为胡博武想要常峰、卢安率本部兵马去进攻。
他还是想要保存自己的实力。
另外二位也不傻,表面上接受了出击军令,实际上则是用各种理由推脱。
什么盔甲没穿好,士兵正在吃饭,吃完饭就去。
最后出击的是谁呢?
是邓天!
邓天亲自率着整合起来的两万败兵,带着韩信、岳飞、樊哙、夏侯婴义无反顾的朝着那一万老近卫军撞了过去。
拿破仑不是没有预料到这种情况,所以他派出了马赛纳这位军事水平最接近拿破仑的元帅来统领这一万老近卫军亲自渡河。
按照韩信、岳飞等人的算计,他们本不用去打主攻,只要稍微拦截一下,后方联军大营就会派出军队。
只是没有料到这个时候的胡博武已经昏了头。
他是这样想的,第一枪是邓天打的,这时候再参与战斗,那么最大的功劳也不是他的。
所以他故意等了一会,没有立刻发兵。
邓天在阵中绝望,忽然想起了那日的张腚,就在这愣神期间,被一位老近卫军拿着斧子砍断了手臂。
邓天吃痛跌倒不起,又被一名老近卫军拿刀剁去头颅。
最后的时刻,夏侯婴听从韩信安排带着最后的两千名骑兵朝着老近卫军左翼发起冲击。
企图撼动这如山一般的军阵。
而这时,马赛纳突然发起指挥老近卫军发起反冲锋。
这群老近卫军全是步兵手持长枪,居然真的朝着骑兵如猛虎一般扑了过去。
随着这支步兵正面冲锋,两千骑兵瞬间溃散。
胡博武这时才堪堪发兵。
只是在他们战斗的时候,尹河的浮桥已经假设完成。
拿破仑的几十万大军源源不断的朝着河对岸进发。
竟然是要一口气把这几十万大军全部渡河。
非但如此,前头的老近卫军居然还修筑起了防御工事。
靠着一袋袋的土堆积出土墙来。
就算胡博武发兵,但是常峰、卢安二人没有任何动作!
进靠着胡博武的兵力根本没办法把这群人赶下河去。
最终让拿破仑得以背河结营,与联军大营相望,两军大营之间竟是一片平原!
就在这时,胡博武又做了一个骚操作,他把邓天剩下的溃兵,以及岳飞等将兼并了!
这下彻底失去了人心,常峰、卢安出走。
兵力分散开来被拿破仑分割包围慢慢吃掉。
赵普、李牧、王猛、左宗棠、谢安都已经战死。
卢安、常峰被活捉成了俘虏。
剩下的兵马将领全都被胡博武兼并。
于谦不愿意跟着胡博武走,直接拉着徐达来找叶云了。
叶云听后再难保持以往的修养,开口骂大骂:
“狗曰的胡博武!”
“小主!”
一阵诡异的沉默之后,诸葛丞相一脸严肃地开口:
“事情已经很紧迫了,请小主暂转登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