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在银行门口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这能行么?”
“说的太好听了吧?”
“稳定宝钞币值?”
“这能信么?”
银行衙门的出现毫无前例可循,百姓没有太大承受被骗的风险,故而各个都在观望逡巡。
此时,一个穿着粗布的中年人挺胸抬头走入银行,看着朱允熥一脸无语。
居然还让他来当托...
他的表情略微坚硬:“你好...”
这辈子都没这么客气过。
“这儿能兑换宝钞么?”
外围的百姓听到后急忙争先恐后向前,这位壮汉肯淌水,真是好人。
“能!”杨士奇点点头,“你有多少宝钞?”
“三千...”
蒋瓛转眼便看到一旁的朱允熥微微皱眉,他察言观色,这是嫌自己说的太多了。
“只有三百。”
这才对。
你虽然是个托,但也要有节操好伐?
说的太多百姓就不信了,一个老百姓如何能有三千贯呢?
说的太少百姓会疑神疑鬼,他才兑换这么多,是不是心理也没底。
说三百最稳妥。
“三百贯宝钞可以兑换三十贯新币。”
杨士奇将宝钞取回,随后交给他三十新币。
当蒋瓛拿到手中时竟微微一怔,惊讶万分:“这就是新币?”
“对!”
这也,太美观了吧。
纸是上等好纸,上面印着繁复的花纹,写着应天银行衙门制造,洪武二十五年。
币值是十贯。
就这么张纸就值十两?
杨士奇当然知道新币不止表面那么简单,朱允熥是下了大功夫的。
明确保持他的作风,装备一代,实验一代,预研一代。
“就张纸便能兑换十两银子?”
“你现在需要兑换么?”
“嗯!”
蒋瓛如同个普通的老农般说道;“我觉得就这么张纸实在不牢靠,兑换了吧。”
“稍等。”
他将新币取回,而后拿出十两银子,每一笔都计入账簿,清清楚楚。
“可以了。”
“就这么简单?”
杨士奇默然点头。
外面的百姓也看懂了,面面相觑,似乎没见过流程如此简单的衙门。
蒋瓛刚要出门却突然被个锦衣卫拦住,锦衣卫也很无语,殿下用金牌将他叫来,他本以为是和采生折割一样的大案子,谁能想到,是看门搜身的。
“我要看看你身上有没有夹带。”
一旁隐藏的锦衣卫都异常兴奋,竟然敢搜指挥使大人的身?
“来吧。”
那位锦衣卫搜身的时候都瑟瑟发抖,朱允熥觉得他不够硬气。
如果明天来的是皇子你也这么哆嗦?
差评!
蒋瓛走出门后所有百姓刹那间围了上来,“老哥,新币让我们看看!”
“真的好用么?”
“快快。”
当新币摆在他们面前时,百姓叹为观止:“好精巧啊。”
“感觉比宝钞强。”
“哎,这银行是三皇孙殿下成立的,肯定靠谱。”
“三殿下啊~”
“应天的水泥路是三殿下修的。”
“农政全书和司农八法也由三殿下提出,听说是专门指导农民种地的。”
“可解决了大问题呢。”
“我觉得,三殿下是个值得信任的人,大家都不要看了,快将家里的宝钞都兑换了吧。”
“万一超了时间说不定就不换了,这不是平白无故的错过好事么?”
蒋瓛悄悄看着说话之人,他本能的感觉到,这也是个托...
和他一样。
殿下,你是不是太稳了,就连托都找两?
朱允熥心理一笑,笑话,明明是三个!
很快,银行门口便围满了百姓,酒楼上的朱元璋微微一笑,这群百姓有时候真是最可爱的人。
你真诚对他,他也会淳朴的相信你。
看来宝钞的事情,交给熥儿是没错了。
可没过多久,一群人嘚瑟走来,有的内八,有的外八,有的十字花,将满满几箱子宝钞放在银行面前,所有百姓急忙让开一条道路。
“换钱。”
杨士奇冷冷看着他,“换多少?”
“都在箱子里面了,你...”
他是蒲南峰的手下,奉命前来闹事,张扬跋扈,来到应天依旧没有任何收敛。
在他心中,觉得权威再大也不过知府了吧。
知府不一样要对他们客客气气?
刺啦!
只见杨士奇遽然挥手,背后一群锦衣卫出现,将他的手下瞬间全部放倒。
“你...你要干什么?”
“对不起,自己数清楚!”
“你这儿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