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朱元璋身着龙袍顶着江风向前走去,看着水泥制作的码头心花怒放。
“应天到长江渡口的官道也都替换成水泥路了?”
应天知府叶宜修回到:“正是。”
“多亏殿下和蒯大人提供充足的水泥。如此,百姓的秋粮便可从渡口直入应天太仓,路上的损失可降到最低。”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衫拜冕旒。”
“这是唐人说的长安繁盛之景!可长安不过百万人,用的夯土城墙,管理水平不够,饮水数目不足,再加上土地贫瘠,导致天子时常要前往洛阳就食,简直荒唐!”
“再看咱的应天,足足一百二十万人,城墙乃青砖条石,城内道路全部用水泥制作,宽阔平整,恢弘大气!秦淮河长江七水环绕,水源充足,土地肥沃,乃是真正的鱼米之乡!”
“如此看来,我大明岂不是超越了大唐?”
刘三吾发自内心的夸赞:“皇上,臣以为我大明如今风调雨顺,百姓安康,君圣臣贤,万国归心。”
“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哈哈哈~说得好!”朱元璋指着浩渺的长江:“就在这,给咱盖一个彰仪亭。”
“要将刚刚那八个字刻在碑上,令所有来往之人为之睹目,心中自豪。”
“如此江山,岂不让人留恋?”
圣驾回京,朱允熥和朱允炆陪伴两侧,互相说着闲话。
“允炆,你的旱冰鞋学的怎么样了?”
一提到这个朱允炆就想逃跑,他嘚瑟了半天居然刚好撞枪口上!
真是尴尬他妈给尴尬开门,尴尬到家了。
“皇爷爷....还是...有点不熟练....”
“让熥儿教教你,咱都看到了,熥儿能从奉天门下的门缝穿过来。”
朱元璋滋滋称奇:“你这都怎么想到的?”
当然是保守一点想到的!
出那一招必定获胜!
“有一些折子递到了咱面前,说咱迷恋旱冰鞋,说这是奇淫巧技!”
“哼!能拔脓的就是好东西!若是珍珠,咱肯定第一时间就扔了,可此物不同...”
“若是能够推广,加上水泥路,上行下效,百姓的出行方式也有可能改变。”
虽说听过一次,可朱允炆还是不太明白,出言反问道:“皇爷爷,就一个旱冰鞋,有这么大的功效么?”
“是不是过于夸张了?”
“你是这么认为的?”
看着朱元璋咄咄逼人的目光,朱允炆硬着头皮点点头。
“史记记载,马车自出现后先是作为战车,而后经过秦汉几百年的普及才成为普通百姓的出行工具!”
“所以孙儿认为...”
“事情虽小,可表现出的责任感却重大。”朱元璋打断他说道。
“权利是什么,那是公器,不是你一家一姓的东西!我一直在说,皇帝虽一言九鼎,可他的权利产生于天命,他的威慑产生在百官的跪伏当中!一言一行都受到各方面的约束!”
“给与百姓恩惠,不是一道圣旨便行,二五减租诏故而惊天动地,可若是你紧接着便施行苛政,百姓难道还会念你的好?”
“努力未必成功,可不努力绝对无法成功。”
“只要你坐在龙椅上,你便要让所有百姓时时刻刻感觉到,你有让他们生活更好的诚意,并且在不断的做这件事!”
“你要让她们知道,坐在龙椅上的这个人,看待百姓比自己还要重!”
“这才是煌煌正道!”
朱元璋苦口婆心讲解自己的为政之道,告诫朱允炆不是用宽仁收买几个腐儒的人心便能治理好国家!